市中医医院大门诊护理团队:白衣执甲践初心 杏林春暖护安康

5月14日 16时 阅读 30339

在生命的长河里,总有一群白衣天使以专业为舟、以仁爱为楫,在疾风骤雨中守护生命之光。在第114个国际护士节,让我们走进九江市中医医院大门诊护理团队,聆听这群“生命摆渡人”的动人故事。

图片

图片

老年病科:银龄守护者的温情处方

“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在生日歌的旋律中,老年病科的护士们捧着寿桃造型的养生糕点,为83岁的孤寡老人李奶奶送上惊喜。这温馨一幕正是科室“全人照护”理念的生动注脚。护士长黄碧带领护理团队创新打造“时光记忆”人文关怀体系,在端午缝制中药香囊、重阳开展艾灸锤制、冬至组织养生饺子宴,将二十四节气化作医患连心桥,让病房成为满载生命尊严的温暖港湾。

图片

图片

内分泌代谢科:足尖上的生命保卫战

面对糖尿病足这一“沉默杀手”,内分泌代谢科护理团队以毫米级精度守护患者“生命末梢”。副主任护师黄荣领衔的创面治疗小组,创新建立“三维评估-梯度清创-动态监测”标准化流程,将现代医学与中医智慧深度融合:在外科清创负压引流技术基础上,独创“清创-艾灸-药敷”三联疗法——运用热敏灸激发穴位敏化效应改善微循环,配合清热解毒,去腐生肌的中药外敷,协同效应,使慢性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团队更是开创“内外双修”治疗体系,通过益气通络中药内服改善全身代谢,结合穴位贴敷调节下肢血管功能,系统性破解糖尿病足“局部溃烂-全身失衡”恶性循环。配合中医体质辨识大数据模型,成功控制了截肢率。墙面上新添的“岐黄妙手”锦旗,见证着78岁患者张爷爷的康复奇迹。

图片

图片

儿科:岐黄妙手护幼苗

“妈妈你看,小鹿医生又来给我贴魔法贴啦!”在儿科病房,护士们化身“中医童话使者”,将推拿手法编成儿歌,把穴位贴敷变成寻宝游戏。针对儿童体质虚弱易感特点,改良传统艾灸方式,使用葫芦灸,避免烟雾刺激。团队独创的“阶梯式中医护理方案”,针对儿童呼吸道疾病研发“三伏三九”贴敷疗法,使肺炎患儿平均住院日缩短2~3天,新引进的蜜芽罐技术、砭石疗法可以帮助小儿肺炎喘嗽更快恢复。

图片

图片

急诊科:生命通道的护航尖兵

深夜的抢救室里,护士长周欢欢带领团队正进行“盲穿训练”——蒙眼状态下30秒完成股静脉穿刺。这种近乎严苛的“三维锻造法”训练体系,铸就了急诊团队“零差错接诊重大车祸伤员”的硬核实力。创新建立的“创伤叙事疗愈小组”,通过角色扮演、沙盘推演等方式,使护士心理应激障碍发生率下降。墙上贴满的先进科室奖状及患者赠送的感谢信肯定了急诊科护理人员的优秀及汗水。

图片

图片

门诊部:杏林春暖润心田

“没想到看病还能学养生!”在“杏林药膳坊”前,患者们边品尝党参黄芪茶,边扫描二维码学习节气养生知识。门诊团队打造的“全流程中医文化浸润服务”,从清肝明目茶饮到智能导诊服务,从药膳体验区到中医典籍阅读角,让候诊时间转化为健康科普时光。创新实施的“曙光服务计划”,通过弹性工作制、二次分诊系统,使患者平均等候时间缩短至18分钟。

图片

消毒供应室:幕后匠心筑防线

在常人看不见的战场,供应室团队用智能追溯系统守护着医疗安全的“生命线”。针对拔罐器具研发的“五重净化系统”,从酶洗预处理到脉动真空灭菌,建立严苛的质量控制体系。运用智能追溯系统,实现“一人一罐一码”全周期管理,让中医特色治疗更安心。

从青丝到白发,从晨曦到星夜,这群白衣天使用青春书写大爱,以匠心守护生命。在这属于天使的节日里,让我们向所有护理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图片

来源:九江市中医医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吴雪倩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