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三医院护理团队
是一支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优秀队伍
他们坚守在护佑健康的最前沿
用青春与汗水践行医学誓言
用责任与担当守卫人民健康
用实际行动彰显“南丁格尔精神”
在“仁爱为本,健康至上”
医院文化的引领下
勠力同心,砥砺前行
护理工作是医疗质量安全的基石,更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壮阔征程中,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团队高擎南丁格尔精神火炬,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庄严承诺,在专业精进中锻造匠心,在服务创新中传递温度,在科研攻坚中开疆拓土,在人文浸润中缔结信任,以刀刃向内的革新魄力破局而立,以春风化雨的细腻照护润泽人心,奋力书写“有温度、有精度、有深度”的护理服务新篇章。
专业精进
以匠心守护生命健康
在医院内一病区无陪护病房中,专业护工轻手轻脚地为脑梗老人翻身叩背;在内五病区安宁疗护病房里,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护士为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中医理疗,缓解疼痛。两种护理模式看似迥异,却诠释着同样的生命关怀——让医疗回归人文本质,让每个生命都能被温柔以待。
“一人住院,全家忙得团团转”,这是过去大多数病患家庭的真实写照。为解决住院患者家属陪护难的问题,医院在内一病区率先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医护人员与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工紧密合作,代替家属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看护服务。
“洗漱、洗澡、穿衣、解便、翻身、按摩……这些都由护工帮我完成,比家人照顾更专业;护士则根据我的口味,帮忙订购饭菜并送到床旁。”67岁的张奶奶因脑梗来到市三医院住院治疗,老伴要照顾幼小的孙子无法全天陪护,儿子又因工作繁忙难以抽身,护工、护士24小时连续不间断生活照护,让张奶奶一家的难题迎刃而解。下一步,医院将以点带面,有序扩大“无陪护”病房的覆盖面,配齐配足护工队伍,持续提升护理质量,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护理需求,提供更有温度的陪护服务。
近日,60岁的晚期胃癌患者何先生在安宁疗护病房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旅程。“爸爸走得很安详,还和我们一一告别。”家属含泪表示,护理团队通过精细化疼痛管理、中医理疗、音乐舒缓疗法、生命回顾访谈等个性化照护,为家属提供护理指导和精神抚慰,让老人最后的时光充满了尊严与安宁,“这种超越医疗技术的关怀,让我们全家没有遗憾。”
为进一步加强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让更多患者和家庭受益,医院邀请了江西省肿瘤医院安宁疗护专家来院进行理论授课及现场指导,并专门成立了疼痛专科小组,鼓励护士们积极参加相关专科护士的考试、进修,持续提升安宁疗护服务能力。
服务创新
以温度诠释人文关怀
小细节,大温暖。市三医院护理部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印发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精神,努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就医体验,25个科室相继开展了50项行动,患者满意度跃升至92%,让医学关怀成为守护健康的温暖底色。
建立智慧护理矩阵,让服务突破时空界限。医院推出线上护理咨询服务,资深护士通过微信群为出院患者提供免费健康咨询、个性化康复指导等,构建起“院内规范治疗—居家健康指导”的服务体系;深化“互联网+护理服务”内涵,开展PICC维护、输液港维护、造口护理、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测胆红素等上门护理服务,实现专业护理从病房到家庭的无缝衔接;拍摄制作科普短视频,患者扫码即可获取个性化康复指导。
打造温馨就医环境,让关怀浸润就医全过程。提供数量充足的轮椅、平车、呼叫器以及其他医疗设施,配备爱心配餐间、微波炉、热水炉、煎药壶、保鲜柜、陪护寝具等生活用品,满足患者住院生活需求;在病床床头灯开关、呼叫器按钮上以及卫生间门槛处贴上夜光贴,让患者夜间行动更加安全、便捷。同时,成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机动库,配备护理人员32名,定期安排应急培训、演练和考核,随时可紧急调配,实现对患者的连续、全程、人性化的护理。
实施多项暖心举措,让护理服务更有温度。配备输液报警装置,在保障输液安全的同时,让患者可以安心休息;内分泌科护士站配备电子秤,方便患者把控一日三餐的食物分量,并添置了糖耐量量杯和纯净水,方便患者测试糖耐量;血透室每周免费为所有导管透析患者进行导管深度清洁维护,确保透析正常运行;肝病科为人工肝患者设计了管道固定装置,起到了良好的固定作用,有效防止患者出现耳后压力伤;腹部肿瘤一科定期举办摸盲盒、套圈、纸牌等游戏活动,丰富了患者的住院生活。
人才培养
以体系锻造护理“铁军”
市三医院高度重视护理人才的培养,精心构建“三维培养体系”:基础培训夯实根基,保障护理质量;专科建设精准提升,培育“尖兵”队伍;教研相长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三维体系层层递进,为护理人才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全面锻造“技术硬核、专业精深、视野开阔”的新时代护理“铁军”。
提升专业技能,护航患者安全。2024年,医院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护理制度职责》《护理常规》《护理应急预案》《护理流程》《护理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并督促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举行“护理三基”理论测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100%;举办“两改善两提升”创新案例演讲,深化护理内涵建设;开展“争创优质护理示范病区”活动,评选出6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要求护士每月写两篇学习笔记,巩固学习成效。依托全方位培养体系,医院护理团队的理论素养与实操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在2025年江西省护理技能大赛九江赛区预选赛中,医院从全市21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斩获团体二等奖以及个人二等奖、三等奖。
深耕专科建设,赋能护理未来。成立静疗护理、管道管理、糖尿病管理、疼痛管理、“互联网+护理”服务、护理科研等10个专科管理小组,推动护理工作向专业化、规范化与同质化发展。截至去年年底,医院拥有江西省专科护士34名,涉及肿瘤、糖尿病、重症、急诊、骨科、心血管等多个专科领域。根据医院专科特色,今年将加强肿瘤、传染病等专业护士的培训,增加从事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护士的数量。
注重教研相长,引领学科发展。举办2025年肿瘤专科护理培训班,提升区域肿瘤护理能力,推进全市肿瘤护理专业化、规范化;与共青科技职业学院达成“医教融合、结对互帮”共识,开展系列培训授课活动,全面提升医院临床护理带教队伍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承接2022级南昌医学院护理本科5班50名驻院学生的分段式教学任务,培养更多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专业护理人才;承办九江市护理学会第三期传染病护理专科培训班,促进我市传染病护理专业发展;成立护理科研小组,将科研课题纳入科室考核,激发护理人员创新意识,推动护理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
公益践行
以担当服务社会民生
从拥军专用病房,到社区、校园、乡镇,全体护理人员以专业技能托举生命质量,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天使白”与“志愿红”交相辉映,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健康中国”的宏大叙事化作千家万户的幸福注脚。
“你们比我的亲人还要亲!”在内一病区病房里,82岁退役军人梅爷爷紧握着护士长的手,眼角泛起泪光。作为九江市退役军人优待医院,医院不仅设立了军人优先窗口,开通了退役军人就医“绿色通道”,还开设了拥军专用病房。护士不仅会经常来到患者床旁嘘寒问暖,询问病情变化,进行心理疏导,还会轮流用拥军餐券为患者领取美味可口的早餐。“这里不仅有专业的治疗,更有家一样的温暖。”老人质朴的话语,道出拥军病房护患之间的深情厚谊。
护理团队化身健康宣传员,构建了“院内+院外”双轨科普体系,普及健康知识,织就全民健康防护网。院内,护士进行床边指导、开设健康讲座、拍摄科普短视频、撰写科普文章,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生活理念,促进疾病康复。院外,护理团队走进鹤湖学校、市十一中,普及急救、心理知识,开展传染病和安全知识培训;深入各县区及乡镇、企业、单位、社区,开展义诊、科普知识宣传、慢性疾病预防等公益活动,将优质护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此外,护理团队还积极参加九江市护理学会举办的护理健康科普微视频征集活动,3个参选作品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慢阻肺患者健康科普》课程成功入选全市“出‘内’拔萃”多维精品课程展示活动“十佳精品课程”,秦梦锦、阮宜萍、李春红荣获“十佳授课老师”称号。
站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坐标上,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团队以专业为笔,以仁心为墨,大力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持续深化护理改革,努力构建“院内—社区—家庭”连续性服务体系、锻造“技术—服务—科研”复合型护理人才、打造“传统—现代—人文”融合型护理品牌,让患者享有全方位、全周期的护理服务,在赣北大地上绘就一幅“生命至上”的生动画卷。
(来源: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