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巧造千年纸 童趣邂逅古法美 市融媒体中心小记者体验古法造纸

5月6日 13时 阅读 31460

“哇,我的纸马上就要成功啦!”5月1日下午,在九江洋街的非遗古法造纸体验馆里,来自市融媒体中心的小记者们化身纸浆池边的“小匠人”,用他们的小手将纸浆变成一张张洁白的纸,这也让他们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张自己造出来的纸。

“小记者们看过来,我现在正在把纸浆池里的纸浆水搅匀,等会呢,你们就用竹帘舀水,注意一定要用力,且保持竹帘的平衡,不然纸就厚薄不匀。这个步骤叫‘抄纸’。”在古法造纸非遗传承人汪文来的介绍下,小记者们一个个等在纸浆池边跃跃欲试。

只见他们的小手拿着竹帘从纸浆水深处舀起,在纸浆池里反复捞浆,用力保持着竹帘的平衡,一脸严肃。“先把水拨开,注意,要舀深一点,深处的纸浆更多一些。”“要领就是要用力,保持平衡。”“舀好之后就放平,大家的小手千万不要碰到竹帘里的纸,不然纸就不平了,或者会破一个小洞!”小记者们在汪文来的提醒下按照步骤操作,小手沾满了纸浆也毫不在意,铆足力量维持着竹帘的平衡。

随后,小记者们将竹帘取出,平稳地转移到晾晒台上,再用干毛巾隔着竹帘给湿纸“去水”。当抄好的湿纸被轻轻揭下晾晒时,孩子们围在晾晒台前屏住呼吸。

当阳光透过窗棂,在手工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慢慢地,湿纸被晒干,成为了一张真正的纸。当古法技艺撞上童真,古法造纸不再只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重新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小记者们满怀好奇与兴奋,亲身体验着古法造纸的奇妙过程,他们将纸浆在水中反复捣浆、抄纸、晾晒,每一个步骤都倾注着对传统技艺的探索与热爱。当一张张带着质朴质感的纸张诞生时,小记者们的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这不仅是一次手工制作,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好神奇啊!居然就这么做成了纸!”“这个纸摸起来比我们平常用的纸要厚一些,也更粗糙一些。”“这个纸做起来步骤还是挺多的,不容易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今天太有意思了,我准备把纸带回去画画,然后保存好。”来自八里湖一小的小记者陈晓沁说,体验了造纸的全过程,她感觉造纸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今后要节约用纸,绝不浪费任何一张纸。

随后,小记者们还来到洋街里的九江文化展示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了解了九江的书院文化、军事文化、家风文化、红色文化等,收获了一场别样的九江文化之旅。

(九江日报记者 孔颖)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方旬瑜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