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职业,更要职业健康。幸福何处来,职业健康是关键,只有提高工作的快乐指数,才能提高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
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我们迎来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这一主题强调了关注劳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旨在提升劳动者的健康素养,保障劳动者的职业权益。
什么是职业心理健康
职业心理健康指从业人员在工作场所或工作状态中的心理健康状态,是现代经济中健康指标的重要评价环节。它不仅关系到从业人员自身的健康幸福,也关系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职业心理健康有什么作用
职业心理健康提升企业软实力。员工心理健康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企业发展需要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情绪,激发他们的正能量和创造力,进而提高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
如何促进职业心理健康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正确对待工作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困难和挫折,对外界环境产生适当的行为反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要及时调整不良心理。职场人应学会自觉调整和克服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形成正确适度的行为反应,维护心理健康。
确定适度的抱负水准。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抱负与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力求在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中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宽容待人,乐于合作,才能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来源:九江市濂溪区人民医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