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城市消防安全治理新挑战,市消防救援支队党委始终以“抓科技赋能、抓防消联勤、抓救人第一”为核心,不断推进无人机新质战斗力的提升,率先在市中心城区5个区部署6处无人机机场,构建“全域覆盖、智能响应、空地协同”的无人机消防应急体系,全面提升灾情处置效率与精准防控能力。
市消防救援支队立足城市灾害防控需求,科学规划无人机机场部署网络,遵循便于管理与高风险灾害区域相结合原则,同时覆盖主城区的小区、学校、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布设智能机场节点,形成“三分钟响应圈”。一旦接警,指挥中心可自动匹配距离最近的无人机机场,即刻调度无人机飞赴现场,通过高空视角实时回传火情动态,为救援力量部署争取黄金时间。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与高清摄像双模设备,突破夜间、浓烟等复杂环境限制,灵活掌握无人机的飞行高度,精准定位火源并分析蔓延趋势。结合AI识别算法,系统可自动标注高温点位、被困人员位置及安全逃生通道,同步生成三维图辅助决策。指挥中心通过实时画面与数据流,动态调整救援方案,践行“救人第一”思想,同时利用无人机广播系统播放定制引导词,协助现场人员有序疏散和引导逃生。
同时,创新“防消联勤”新模式,依托无人机机动优势,定期对学校、小区、高层建筑、工厂等场所开展分时段、分区域巡航宣传,循环播报消防安全知识与应急逃生指南,提高全民消防意识。对消防通道、消防登高面、消防水源等重点部位进行巡检,通过AI捕捉烟、热等火灾特征,早期预警、预防,推动“技防+人防”深度融合。通过无人机对重点区域开展二、三维实景建模,构建数字化火灾风险底图,清晰标注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及救援路线。灾情发生时,模型可快速叠加实时火情数据,生成动态作战沙盘,助力指挥人员科学规划灭火路径。此外,灾后通过回溯三维场景,深度复盘救援流程,持续优化应急预案调度机制。
九江消防救援支队将持续探索智能无人机机场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创新操法战法,以科技硬实力筑牢城市安全防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九江日报记者 余超)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方旬瑜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