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市政府机关党组成员、办公室副主任龚飞谈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4月21日 14时 阅读 29782

营商环境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更是企业生存的“硬支撑”。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尤其在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频出实招。市政府机关党组成员、办公室副主任龚飞在接受九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专访时表示,市委、市政府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今年3月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并印发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聚焦五大专项行动,其中“涉企融资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由市政府办牵头,通过细化22条举措,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直面企业最迫切的诉求。”龚飞介绍,涉企融资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从政策落实、融资渠道拓展、产业链金融扶持、担保服务优化、银企对接强化五大方向发力。同时,市政府办以督查促提升,规范涉企督查,整合诉求办理平台,定期开展“回头看”,推动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此外,通过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市政府办全体干部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处处彰显营商环境”的意识,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难题。对此,我市创新推出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今年以来,已开展130余场对接活动,服务企业近1000户,达成融资意向超130亿元。金融机构围绕制造业“9610”工程推出光伏贷、绿色能源贷、有机硅贷等特色产品,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担保机构通过扩大银担合作覆盖面,一季度为1090户企业助贷增信30.5亿元。

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我市引导金融机构减费让利,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下降47个基点。通过规范转贷资金池收费、压降担保费率至1%以下,一季度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费让利5478万元。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我市以“减法”降成本、“加法”优服务的系统思维。同时,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一企一策”定制融资方案,如为瑞昌造船企业量身打造船舶保函业务,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模式。

“拓宽融资渠道是我市激活市场活力的另一抓手。”龚飞说,我市持续开展“映山红行动”,全力推进重点企业上市攻坚。去年以来,新增3家企业申报上市,其中1家成功申报深交所创业板,是全省唯一申报境内上市的企业;另一方面,依托共青城基金小镇平台优势,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九江项目1671个,规模达452.4亿元。政府还通过两支百亿产业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设立子基金20支,投资规模25.92亿元,为产业升级注入动能。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正探索科技金融新路径,以“投贷联动”“保贷联动”等模式,力争3年内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超百亿元融资支持,打造“科技+金融”协同生态。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龚飞表示,市政府办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市场经营主体金融服务需求,强化供给、优化服务,聚力创新,有效解决融资难题,以更高站位、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推进金融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为九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九江日报记者 沈明杰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