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岁月 | 梅园六美

3月22日 11时 浔阳晚报 阅读 30717

梅园六美


□ 潘浔

  好一座黄梅妙乐寺的梅园,春风徐来,万树梅花踏歌来。姹紫嫣红,千娇百媚,美不胜收。衷心感谢妙乐大师及演总大师的精心策划和盛情相邀,喜庆的正月十五刚结束,我得以一路春风出席书画诗会,寻访梅园之春。

  进得园来,一身禅意的梅朵,咋这么迷人、让人心灵净化。真敬佩主人,好一个神来之笔呵,独具慧眼,建一园成一景,填补了赣鄂湘皖毗邻地区梅园建设之空白,让众生寻梅、咏梅、恋梅、诗梅、画梅、植梅多了一个好园子。

  一曰:梅园之美,美在梅含今春树。

  玉骨冰心的梅花,咋这么富含诗意、禅意、情意?

  您看,早春的梅园,红梅争艳,让众人心醉;白梅绽放,一身素洁凝香;绿梅露珠,超凡脱俗一片片晶莹剔透。

  “一枕香山梦乍白,白云深处自低回。梅花冷落无人问,只有月明夜夜来。”(清,沈钦圻《题梅花一首》)此时,古往今来的梅花诗词又在耳际回响。“梅含今春树,还临先日池。人怀前岁忆,花发故年枝。”(南北朝,萧绎《咏梅》)穿越时空,清丽的诗词仍然千古传唱。

  二曰:梅园之美,美在聊寄一枝春。

  漫步梅园,看那青花瓷造型独特,与数百棵梅树相映成趣。一位中年作家在梅园随兴吟诵起一首古人的《寄梅》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南北朝,陆凯《寄梅》)梅花精神,为无数国人所敬仰:傲雪凌霜,争奇斗艳……“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自古至今,多少才子佳人和英雄豪杰,以满腹的诗情、才情和激情歌颂梅花,留下了不少传世绝唱。梅园里的一块碑刻,让大家注目。

  《妙乐寺梅园缘起》碑简记略:

  初春花之先,梅也。

  古人见梅花而悟道,净宗以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梅花人品格为标榜,芳莘君子。

  有鉴归此,2019年,住持释演总诸艺润心,文人情怀,锦上添花,开辟寺院西畔荒地为梅园,种植各色梅花五百余株,蔚为大观。

  古人观花悟道,今人赏汇识心。

  盛世办盛事,宛如春风来。

  三曰:梅园之美,美在枝头一点春。

  主人当年应有“江南一枝梅”之称的著名画家傅梅影老先生之请、为其十二幅作品创作咏梅诗的故事,秀丽诗句扣人心弦,传为美谈,“梅缘”油然而生。惊回首,“梅花是我,我是梅花。”幸在梅园里,品一盏香茶,听古筝独奏,看画家们精心创作,朗诵梅园诗词,再读读咏梅诗,让我兴寄遥深。“天生玉骨冰肌。瘦损也、知他为谁。寒底、傲霜凌雪,不教春知。高楼横笛试轻吹。要一片、花飞酒卮。拚沉醉、帽帘斜插,折取南枝。”(宋,葛立方《沙塞子(咏梅)》词)。

  四曰:梅园之美,美在禅房花木深。

  诗韵悠悠看梅园。这里,殿宇巍巍,宝塔雄伟,梅花盛开。文坛传奇故事多。众多爱梅人士及文坛作家、诗人、画家,喜爱踏雪访梅、庾岭探梅、武汉梅园尝梅、罗浮观梅、金陵寻梅、匡庐咏梅……

  诗云:“白卉谁为偶,黄中自保真。相看经发改,独领四时春。”(明,唐寅《题四时春意图》)。惊回首,深院春无限,香风吹绿漪。玉妃清梦醒,花雨落胭脂。“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一位赏梅的女艺术家,触景生情,即兴吟诵了一首《红楼梦》里的《赋得红梅花》,受到了大家欢迎。

  五曰:梅园之美,美在霜红忆旧踪。

  流连于梅园……花香、清香、草木香让我赏心悦目。

  于浮躁中追求宁静致远,喧嚣里体味至真至纯。“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诗)。

  “相知相隔咫尺间,折玉传香心自闲。江南江北重相忆,只将花信报平安。”傅梅影老先生已作古十余年,但在早春梅园重读他的《论梅》诗,别有情韵。呵,一夜花开湖上路,半春家住雪中山。

  六曰:梅园之美,美在诗与画世界。

  这里是画梅、诗梅的好去处,文人雅集的家园。您看:老干虬枝,疏枝淡香,蔚为壮观。天才的画家们细心寻找不同角度开展创作,收获颇丰。智慧的作家诗人们在梅世界寻找灵感,惜梅缘,创新品,与天地精神共往来。

  几分殷红,几分鹅黄,几分洁白,

  花期悠悠,思期悠悠,归期悠悠。

  赏梅佳绝处,毕竟在梅园。

  我坚信,不远的将来,妙乐寺梅园一定会成为长江经济带上一座以梅花为主题的名园,声名远播。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许钦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