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岁月 | 从“留得枯荷听雨声”说起

3月15日 15时 阅读 32002

“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听说干荷叶还是一味中药。而诗人赋予它全新的意象和价值,语言朴实无华,意蕴深刻,天然的清新之气,历来被人们称为神来之笔。其实,枯荷不仅可以向人们报告雨声,而且可以报告莲藕熟了。枯荷与藕香有着必然的联系。

莲藕最粉最香的时候是冬天。那时候没有娇艳动人的荷花,碧绿青翠的茎叶,只有一片枯黄。直到这时,老残的茎叶依然是出污泥而不染。在泥中的藕更是不怕寒冷,无惧风刀霜剑,不顾污泥浊水的包围,生长得如嫩玉,如凝脂,人见人爱。看到枯荷,就可以想象到藕香。

藕香是荷在进入了垂暮之年,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后得到的必然成果。严寒出藕香,是荷的属性和志节。人的志节并不与年龄成正比,年龄与志节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刘胡兰只活了15岁,活的伟大,死的光荣,流芳百世;秦桧活了65岁,陷害忠良,卖国求荣,遗臭万年。人在将要进入和已经进入老年的时候,更要像荷那样霜雪褪韶华,垂暮劲节香。

总结荷的一生,是冰清玉洁寸心丹,不染污泥到绿残。留得枯荷能听雨,藕香时节斗严寒。枯荷的最高价值,是可以作为人生的借鉴,给人以精神告诫和启迪。人的一生从青少年到成年直至老年,自始至终都要有革命气节,把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保持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吕宜杰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