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谈营商政策丨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永平:引才留才并举,破解融资难题

3月14日 15时 阅读 30112


  如何让各类经营主体在九江安心扎根、舒心发展?这需要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需要始终与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3月13日,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永平表示,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向好向优,务必要聚焦企业需求,抓改革、优服务,引才留才是关键,破解融资难题是重点。

  3月13日10时50分,全市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一结束,市人社局随即召开专题党委会。徐永平第一时间传达了全市动员大会的相关精神,部署下一步工作。会后,徐永平利用午休时间接受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的专访。

  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市人社局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有哪些政策?政策的落实情况如何?

  徐永平表示,近年来,市人社局始终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优质人才服务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为了支持企业引才,我们推出了人才跨江合作九条举措,积极开展‘才汇九江’暨‘书记部长进校园’‘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活动,引进了一大批急需紧缺及高层次人才。”徐永平直言,2023年、2024年我市引进本科以上人才总数超万人。

  为了服务企业育才,市人社局以人才项目为抓手,拓宽人才成长空间。2024年,我市有8位企业人才成功入选省级以上人才项目、6家企业获批省级以上人才平台,充分激发了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创新活力、发展潜力。随着去年九江市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九江技师学院,我市迈上了本科层次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平台。“市技工院校年均培养输送技能人才达6000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撑。”徐永平介绍,为了助力企业留才,市人社局还全面落实人才生活补贴、落户补贴等系列人才政策,2024年市本级兑现各类人才发展专项资金854.71万元,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去年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九江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出了20条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举措,每年拿出1000余万元资金支持技能人才来浔留浔。

每月的1日—20日,除紧急、特殊情形外,各地各部门原则上不对企业开展行政检查,不得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切实做到“无事不扰”;加强公共研发平台建设,支持现有科创平台做大做强,推动公共研发平台共建共享;继续办好“浔商旬谈·亲情连心”政企恳谈会,持续开展“千个部门进千企”“千企万户大走访”等入企帮扶活动,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一项项具体措施,体现了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也为企业发展增添了信心。“今年是钢铁行业在‘三高三低’压力下寻求走出‘深度调整期’的关键一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让我们信心倍增。”方大九钢总经理常健说,企业将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把企业发展得更好,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干”字当头 凝心聚力共绘“同心圆”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事关九江经济兴衰、事关全市长远发展,人人都是“当事者”,没有“局外人”。只有做到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才能打好打赢优化营商环境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我们将闻令而动,树立‘监管是主基调,服务是主色调’理念,以服务之心行监管之责,着力构建‘事前预防-事中包容-事后提升’服务型监管新模式。”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朱发炳说,将以过硬的举措、一流的标准,回应好企业关切,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从提升涉企服务质效和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两个方面发力,切实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市工信局局长娄琦表示,将通过AI赋能、分类施策、完善机制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涉企服务“精度”,进一步加快政策落地“速度”,进一步增强主动服务“温度”;同时,尽职尽责清理欠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我市制定了《九江市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推动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向优而行。市委建立了优化营商环境专门工作机制,形成了“1+5”的协调推进体系,确保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建立健全曝光、奖惩等工作机制,持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提升为企服务意识、能力素质。

  春潮涌动处,扬帆正当时。全市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动员大会的召开,犹如一声春雷,激荡起优化营商环境的澎湃春潮。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贡献更大力量。

九江日报记者 孔颖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