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落实市教科所的教研“三同”实施方案,更好地促进一线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和新课堂进行持续学习和思考,2月27日下午,九江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市直学校教育联盟六校联合初中地理教研活动在九江实验中学举行。
参加活动的教师们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由九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九江实验中学承办,九江市地理学会协办。来自市直各中学全体初中地理教师、教研组长;市初中地理中心教研组成员;经开区、濂溪区、柴桑区、庐山市、湖口县、永修县等县区骨干教师代表共计120余人参加教研活动。九江实验中学校长熊菁、分管教学副校长张萌、科研处主任张凌翼等领导到会场观摩。九江市教科所地理教研员程红老师全程主持会议。
九江实验中学校长熊菁致辞
九江市教科所地理教研员程红老师主持会议
本次活动以“研读新课标,用好新教材,构建新课堂”为主题,旨在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共同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路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六校联合教研活动,由九江外国语学校联盟校和九江市第十一中学联盟校来进行展示交流。活动主要由阐述单元(章节)教学设计;展示无生课堂;进行教学小结与反思;评课教研;专家点评等环节组成。
同台竞技共成长
九江外国语学校殷子强老师阐述
单元教学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首先,来自九江外国语学校的殷子强老师阐述跨学科主题学习视角下的单元教学设计《认识东南亚的世界遗产》。殷老师立足新课标,通过创设研学情境,将地理知识同历史、生物、艺术等学科相结合进行综合性学习,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促进知识迁移和应用。同时,教学中将deepseek等AI智能生成的旅游方案与学生所作方案对比,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自我成长。
九江实验中学廖艳霞老师展示
无生课堂:【亚洲自然环境】
来自九江实验中学的廖艳霞老师展示无生课堂《亚洲的自然环境》。廖老师巧妙利用哪吒和敖丙探寻“一带一路”的沿线风光,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区气候差异,紧扣亚洲气候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气候分布规律、特点等知识,有效推动教学目标达成,让抽象的气候知识变得生动易懂。
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张园老师阐述
单元教学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张园老师在阐述单元教学设计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中,通过一则关于征集东南亚世界遗产旅游路线的公告,巧妙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目标定位精准。教学中评价反思环节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知识运用与判断分析能力。
九江市第十一中学李丹丹老师展示
无生课堂:【亚洲人文环境】
九江市第十一中学的李丹丹老师在无声课堂的展示中,以热带雨林气候区不同的人口密度分布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学中图表的多样性和直观性不仅丰富教学内容,还帮助学生提升图表阅读分析能力。课程的最后游戏答题环节强化了课堂演练,也让学生们学以致用。
市地理中心组成员,九江市第七中学吴江老师
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
九江市第七中学副校长吴江围绕新课堂,进行教学反思和小结。吴老师从“目标的明确性、设计框架的合理性、知识的迁移性和实践性”方面来进行教学反思并提出课堂中要合理跨界、优化教学资源。
九江市第六中学地理教研组长张巧老师
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
九江第六中学的张巧老师从教学目标落实、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整合三个方面总结和反思跨学科主题学习和无生课堂,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创新与实践。
评课教研
接着,进入评课教研环节。联盟校市地理中心教研组成员代表: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副校长杨健、九江市第十一中学徐玉姗老师、九江实验中学朱汉超老师、九江外国语学校聂珍贵老师以及市地理中心教研组成员永修县湖东学校淦建兵老师、庐山市第二中学潘凯羚老师依次发言。大家一致肯定了跨学科融合下地理教学的创新性与前瞻性。本次地理教学在跨学科融合上目标明确,教学设计有条理,减负增效有办法,巧妙整合历史、生物、艺术等多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多样且具创新性;课堂实施有活力,通过创设情景、小组合作探究、任务驱动式学习,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思维解决地理问题;学科素养有生成,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利于促进学生素养提升。评课现场气氛高涨,在“你来我往”的研讨交流中,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每个人的思维边界都被进一步拓宽,对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认识也愈发深刻。
联盟校市地理中心教研组成员: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杨健、九江实验中学朱汉超、九江市第十一中学徐玉姗、九江外国语学校聂珍贵等专家骨干教师代表评课
市地理中心教研组成员:永修县兼职教研员淦建兵、庐山市第二中学潘凯羚老师评课
专家点拨
专家点评环节,九江市地理中心教研组成员、九江市同文中学范莉老师基于新课标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对殷子强、张园老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认识东南亚的世界遗产》进行点评。范老师认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包括知识、思维和方法融合;七年级案例可从小尺度、区域尺度、大尺度展开学习;学科融合要设计问题链、构建学科工具、任务分层。最后,范老师表明教学中要明确学科立场。
九江市地理中心教研组成员
九江市同文中学范莉老师点评
九江市地理中心教研组成员、濂溪区新港中学刘娟老师从教学流程、导入、课堂逻辑线索等方面对廖艳霞老师和李丹丹老师两位的无生课堂进行点评。刘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知识讲解全面深入,注重逻辑;教学方法多样灵活,尤其是哪吒与敖丙的加入,极大激发学生兴趣。最后刘老师表明课堂情景应贯穿始终,科技赋能课堂。
九江市地理中心教研组成员
濂溪区新港中学刘娟老师点评
江西省正高特级教师、九江市第一中学燕青老师对主讲的殷子强、廖艳霞、张园、李丹丹四位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他谈及学科融合,从地理学科价值谈到社会价值,强调跨学科并非将不同学科知识机械相加,而是要实现深度融合,教学中要选择可操作性的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燕老师的点评从教学目标的情景问题创设、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教学方法的多元协同、评价体系的全面多维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度点评,引起了与会老师的深度思考。
江西省正高特级教师
九江市第一中学燕青老师点评
答疑解惑
答疑互动环节,老师们围绕跨学科教学中的困惑积极提问。针对“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高效的跨学科教学”,专家建议整合教学内容,选取核心主题。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跨学科素材”,专家们分享了从生活实际、社会热点中挖掘素材的方法,让教学更贴近生活。
最后,九江市教科所地理教研员程红做大会总结。她衷心地感谢九江实验中学的各位领导及地理组同仁们对本次活动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感谢各位授课教师的精彩呈现及联盟校团队的精心打磨,感谢各位骨干、专家高屋建瓴的精彩点评分享,正是由于他们的辛苦付出,才让与会教师领略了一场精神盛宴!同时程红老师也向全程专注参与的同仁们致谢。程红老师还围绕“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向联盟校的老师们提出了几点期望和思考:1、希望老师们在“双减”背景下要积极参与创新作业形式设计的研究,遵循“基础巩固—能力拓展—实践创新”梯度,系统性实施作业改革,兼顾差异化需求,实现“减量增质”目标;2、鼓励教师们围绕真实问题情境,整合多学科资源形成校本化案例,积极投入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中,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模式;3、深化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将DeepSeek等智能工具纳入常态化教研教学体系,探索其在教学评价等场景的深度融合,以技术赋能教育提质。
教研携手,学无止境;学思并进,润物无声。本次市直初中教育联盟六校联合地理教研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初中地理教师的向心力,促进了地理学科教育教学高质量的发展。独行快,众行远!教育智慧在碰撞中生生不息!
(来源:九江实验中学 陈慧云 廖艳霞)
编辑:毕典夫
责编:杨何
审核:许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