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小糖人” 关注儿童糖尿病

2月5日 10时 阅读 30753


本期专家

图片

胡华燕

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


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华中协作组成员,江西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江西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常委,江西省研究型医院生长发育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学会副主任委员,九江市第八批“双百双千”工程人才。九江市罕见病质控中心儿科组组长。擅长儿童糖尿病、矮小、性早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发育异常、肾上腺疾病及遗传代谢病相关的罕见病。


在孩子的世界里,本应充满无忧无虑的欢笑和无尽的活力,然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小天使们,他们被一个甜蜜又沉重的名字——“小糖人”所指代:可爱的儿童糖尿病孩子们。儿童糖尿病是一种影响孩子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上升。那么,您了解儿童糖尿病吗?儿童为什么也会患病?怎么知道孩子是否患有糖尿病?孩子一旦患病怎么办?

1月26日,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胡华燕做客九江二套《关爱妇幼 健康未来》栏目,给我们讲解有关儿童糖尿病,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图片

图片

图片

儿童也会得糖尿病吗?

答:儿童也会得糖尿病,而且从新生儿期就有可能,它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血糖水平异常升高的代谢性疾病。儿童中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最常见的是1型糖尿病: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并破坏了胰腺中负责生产胰岛素的β细胞,导致几乎不能产生胰岛素。因此,1型糖尿病患儿需要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

图片

2型糖尿病:大家更多可能认为这是成年人或者老年人得的病,其实不然,近年来随着儿童肥胖率的增加,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2型糖尿病是由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抵抗)引发的,严重也会最终导致胰腺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大部分早期发病的患儿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如合理饮食和增加运动量,有效管理和预防2型糖尿病。

图片


2

图片

儿童糖尿病的“警报信号”有哪些呢?我们要如何早期识别呢?

图片

图片

答:首先是症状,儿童糖尿病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但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多尿,比平常要多很多,原来从不起夜的孩子开始夜尿增多,甚至出现遗尿情况,喝水明显增多,体重减轻,多食不是都存在,因为早期不典型,特别是幼儿,本身喝奶的孩子,往往会发展到酮症酸中毒来医院抢救了才发现是糖尿病。甚至早期还容易误诊为呼吸道感染、脑炎、阑尾炎等而延误诊治。

图片

其次、血糖检测:

·空腹血糖>6.0 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 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出现尿糖阳性,尿酮体阳性可以诊断,若出现糖尿病酮症就说明比较严重了;

·糖化血红蛋白大于6.5%也可以协助诊断。

图片

3

图片

图片

图片

家里孩子得了糖尿病,一开始都会焦虑,紧张,迷茫,不知所措,我们如何指导家长去应对呢?

答:1.家长需要主动学习,家长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病情,并作出明智的决定。比如在家里血糖高了怎么处理,血糖低了怎么处理等,曾经就有家长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得了糖尿病,擅自停胰岛素导致孩子病情加重,出现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可以和医生保持联系,要有很好的依从性,不仅可以从医生那里了解更多更新的糖尿病知识,也可以学习如何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的剂量。

2.协助血糖监测,教会孩子如何正确使用血糖仪进行自我检测,并记录每次的结果。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每日检测的频率。每3个月左右带孩子去医院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试,以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3.监督孩子按时用药/注射胰岛素:确保孩子按照医嘱定时服用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图片

4.外出携带急救药品:为孩子准备低血糖应急处理包,内含快速作用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片、果汁),并在紧急情况下知道如何使用。

5.做好饮食管理:根据孩子的年龄、活动水平和个人喜好设计个性化的饮食方案。确保饮食均衡,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尤其要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学会计算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以便更精确地调整胰岛素剂量。鼓励选择健康零食,如水果、坚果、酸奶等,而不是糖果、饼干等高糖食品。

6.鼓励规律运动:甚至可以陪孩子一起,每天至少保证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或高强度体力活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帮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控制体重。

7.注意运动前后血糖变化:运动可能会影响血糖水平,因此在运动前、中、后应适当监测血糖,必要时调整饮食或胰岛素剂量。

8.建立积极心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认识到糖尿病并不会限制他们的生活。鼓励他们参与正常的社会活动和学校生活。营造一个开放和支持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到安全和被爱。全家人共同参与糖尿病管理,如一起做饭、锻炼等。

9.要和学校沟通,告知学校,让老师同学参与到糖尿病管理中来,可以制订应急计划,比如出现低血糖如何处理,携带医疗卡:为孩子准备一张包含其糖尿病信息和紧急联系人的医疗卡,放在书包里或挂在脖子上。

10.定期复诊,遵循医生建议:按照医生的安排定期带孩子去医院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每次就诊时,准备好问题清单,与医生详细讨论孩子的病情进展、遇到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管理策略。

11.预防并发症、重视口腔卫生、注重足部护理、每年带孩子做一次眼科检查,早期发现并处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问题。

图片

通过上述这些措施,家长们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管理糖尿病,同时也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记住,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只要家长们愿意去学习,每个孩子都可以拥有一个幸福的生活。


儿童糖尿病虽然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但它并不会限制孩子们的生活质量。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积极的态度,大多数患有糖尿病的孩子都能够过上正常、健康的生活。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予这些特殊的小朋友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同时,全社会也应该共同努力,提高对儿童糖尿病的认识,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许钦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