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中国红 一纸年味浓
2008年6月7日
瑞昌剪纸
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
剪纸技艺同样在各个活动场所大放异彩
让我们在首个“非遗版”春节里
去看看“指尖非遗”
如何剪刻出炽热的年味
春节期间
瑞昌剪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李洪发
受邀参加了一场乡村春晚
活动现场
他手持剪刀
在红纸上挥洒自如
一幅幅寓意吉祥、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
在他手中应运而生
给大家送去新年祝福
九江瑞昌市南义镇居民 徐松华:我贴到窗户上,过年很喜庆。这个是我们瑞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所以我拿到这位师傅给我的,我很珍惜它,我每天看到它都很开心。
活动现场
传承人李洪发还亲自指导市民们如何剪纸
夏雨恬、但家歆两位小朋友
跃跃欲试、眼神满是期待
李洪发拿起红纸与剪刀
边演示边讲解
说着 剪刀在纸上轻快游走
两个小朋友赶忙拿起工具模仿
一个 “春”字也渐渐成型
瑞昌剪纸传承人 李洪发:我们给老百姓送福、送吉祥,使我们的非遗能够更多人的重视和喜欢。
瑞昌剪纸历史悠久
有“无户不剪纸,无女不绣花”的传统
在过去
剪纸主要用于服饰装饰
与刺绣紧密相连
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现代生活中
剪纸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
不仅可以作为家装、服饰
还能在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瑞昌剪纸艺人 董赛玉:我们就结合了有年味的,多创作一些样式。像今年是蛇年,我们就把蛇和福字联系在一起,剪成窗花形式的,然后我们还把剪纸剪到服饰上面,像我这个都是自己剪的耳环、服饰、衣服,大家看到喜庆。
阴阳在纸间互补
虚实相生 刚柔相济
一幅作品便如同一道精心烹制的珍馐
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独特的“味道”
别具风神
给人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
瑞昌剪纸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
离不开剪纸艺人们的热爱与坚守
此外
瑞昌市还积极推动剪纸文化的普及和教育
通过学校课堂、社区活动等形式
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瑞昌剪纸
瑞昌剪纸传承人 李洪发:我们要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民间剪纸,它就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正好对应乡村振兴的发展,那么跟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一起发展。
一裁一剪 传递美好
瑞昌剪纸
不仅仅是纸与剪刀的艺术
更是一座城市千百年的传承
(来源:都市现场)
编辑:王文婧
责编:钟千惠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