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警惕!别让手外伤 “盯上” 孩子

1月22日 15时 阅读 30564

寒假已到

神兽出笼”之际

如果家长疏于照料

意外伤害更容易发生

图片

儿童手部受伤应该怎么避免?

儿童手外伤如何处理?

伤口缝合后家长应注意什么?

儿童还要防范哪些常见的意外伤害?

图片

寒假常见致伤原因

NO.1

烟花爆竹伤

寒假正值春节前后,烟花爆竹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之一。然而,其瞬间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力,极易造成手部皮肤撕裂、烧伤、骨折等严重伤害。

NO.2

刀具使用不当

寒假期间,孩子在家可能会接触到刀具,如切水果、剪纸时。若家长未进行正确指导,孩子操作不慎就可能割伤手指。

图片

4岁的凡凡,因为好奇

在家中玩弄爸爸的工具箱

不慎被工具箱中的小斧头砸中了右手食指

NO.3

玩具、门夹伤

部分玩具带有缝隙、齿轮等部件,孩子在玩耍时,手指可能会被这些部位夹住,造成挤压伤。

NO.4

热水烫伤

孩子好奇心强,对热水的危险缺乏认知。若家长将热水瓶、开水杯等放置在孩子容易触碰的地方,孩子不小心打翻就会被烫伤手部。

NO.5

触电、电击伤

家长应教育孩子不要攀爬电线杆,避免在变压器和电力设施旁逗留,切勿用湿手触摸电器设备。

附属医院近期就收治了多例

手外伤患儿

图片

医院救治相关案例

图片

案例1:小朋友在家玩耍刀具时几乎将整个手指切断

图片

手术前

图片

手术后

案例2:小朋友在大人工作时将手伸进机器里绞伤

图片

手术前

图片

手术后

断指(肢)的保存与转运

·不要随意丢弃断指;

·保存断指正确的方法是:用无菌敷料包裹断指,外面再包塑料袋,再在袋外放一些冰块或冰糕;

·转运越快越好,争取在6-8小时内能进行再植手术。千万不可把断指浸入酒精、消毒水、盐水中转运,这样就破坏了断指组织结构,影响再植成活率。

图片

一旦孩子手指严重受伤

甚至发生断指

家长务必学会正确处理方法

儿童手外伤应如何处理?

无明显挤压、夹伤

当孩子的手被重物压伤或被门窗夹到,且无明显伤口时,家长应先固定伤处避免进一步损伤,送医途中可进行冰敷处理

图片

有明显切割伤

如果伤口较小,家长可用聚维酮碘冲洗伤口,并用医用无菌纱布包扎、压迫止血;若伤口较为严重,则应简单包扎后立即就医。

手指离断

应用干净纱布包扎止血,并将断指用纱布包裹后放入干净的密封袋内。切忌断指与水、酒精等液体直接接触。

伤口缝合后家长应注意什么?

1.患指是否肿胀;

2.手指指端皮肤颜色;

3.是否有渗血渗液的情况;

4.伤口疼痛有无变化;

5.遵医嘱定期换药、复查。

避免手部受伤应该怎么做?

1.家庭安全检查:定期检查家中是否有尖锐物品、易碎品等潜在危险,并妥善存放。

2.教育引导:教会孩子基本的安全知识,如不触摸尖锐物品,不玩弄小刀、玻璃、瓷器等危险物品。

图片

3.监护陪伴:不要让孩子在门后或其他易夹手的地方打闹嬉戏。

4.使用防护装备:对于一些特定活动,如烹饪、手工制作等,可考虑使用儿童专用的安全工具或穿戴防护手套。

儿童安全意识淡薄一不留神就可能发生意外

这些常见的儿童安全隐患请家长们务必警惕

如何预防手外伤?

手外伤可通过日常做好防护措施、做事时注意力集中、规范使用易引起手外伤的器具等方式进行预防。

日常做好防护措施

健康人群在工作时,可以戴好防护手套,对双手进行防护,可降低手外伤发生的风险。

做事时注意力集中

日常在做事时,注意力要集中,避免三心二意、四处张望,也可减少手外伤的出现。

规范使用易引起手外伤的器具

在使用刀具、电锯、各类机器等易引起手外伤的器具时,应按照说明书规范使用,避免因为操作不规范而导致手外伤。

(来源: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