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存续和发展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可以说,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近日,省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植物生理研究组组长刘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4年,江西生态质量指数居全国第1,生态优势巩固提升。成绩的背后得益于近些年来江西省在生态文明理念、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等政策的引领下,开展的一系列环保行动,包括鄱阳湖水域全面实施10年禁渔期、全力推动鄱阳湖非法矮围整治、生活污水治理等10个专项攻坚行动。
当前,全省共建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542处,保护了江西省50%以上的自然森林生态系统,30%以上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和9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江西还建立了国内首个实现自动化存取的现代化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聚焦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保护。
在首批国家公园建设成效评估中,我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总评价居全国第一,江西成为全国首批拥有国家公园的省份。刘芬认为,江西积极支持创建庐山国家植物园、井冈山国家公园等,这些举措都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江西新闻记者 曾宜奇)
编辑:吴晨
责编:钟千惠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