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病(CTD),是指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相关,主要累及皮肤、关节、肌肉、血管等结缔组织的一类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肌炎(DM/PM)、系统性硬化症(SSC)、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未分化性结缔组织病(UCTD)、血管炎等。
结缔组织病(CTD)患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是感染,这主要是由于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了免疫抑制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以及生物制剂。这些药物降低了身体的免疫能力,使得患者更容易受到各种感染,尤其是当疾病活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时,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使用剂量较大。感染可以影响到患者的各个系统,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此外,感染也是这些患者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结缔组织病患者中,常见的感染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社区获得的感染通常由革兰阳性菌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而真菌感染则可能由念珠菌和曲霉菌等引起,同时结核感染的趋势也有所增长。
为了减少感染的风险,结缔组织病患者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皮肤清洁。
2.避免感染人群:尽量减少与有感染症状的人的接触。
3.定期检查:定期来医院复诊,监测免疫指标和疾病活动情况。
4.合理饮食和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抵抗力。
5.及时就医:一旦出现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腹泻等,应立即就医。
通过这些措施,结缔组织病患者可以有效地管理感染风险,保持病情的稳定。同时,与医师紧密联系也是确保疾病得到妥善治疗的关键。
(来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经开区院区 刘玲)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