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九江丨奇袭宝盖山

2024-12-06 11:15 浔阳晚报 阅读 29704

奇袭宝盖山

□ 谢飞鹏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五军第五纵队在武宁进行了多次战斗,“宝盖山大捷”就是其中著名的一次。

  宝盖山位于武宁县泉口镇路口村,虽然方圆只有四五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仅242米,但林木茂密,加之四周地势平坦,又处在武宁通往湖北阳新的交通要道,显得十分重要。当时,敌“清乡”团就驻扎在宝盖山下的路口村。

  1929年,武宁革命力量发展迅速,步入农民暴动、工农武装割据、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新阶段。泉口、大洞一带相继成立了32个村苏维埃政府。在此基础上,1930年2月,分别成立了三个乡苏维埃政府。其中,第三乡苏维埃政府设在泉口的栗林,辖路口、楼下、粟村、田塘、徐坊、港口、芭蕉、坳下、上下流9个村。

  第三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领导群众打倒土豪劣绅,退租退债,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国民党政府则经常调兵遣将,围剿苏区。当地的土豪劣绅也与国民党政府相勾结,网罗地方流氓地痞恶棍组织民团,经常到苏区进行“清乡”,疯狂杀害苏区人民。1930年4月初,第五区区长兼民团团长胡美藻、副团长冷俊元和省政府派来的清乡委员罗裕元等率领民团和县靖卫大队一个排,计180余人,长枪130多支,手枪7支、机枪2挺,由田塘、楼下一直布防到路口村。残暴的敌人制定了“十个月清乡计划”,他们每到一村,便抢一村,烧一村。民团总部驻在山口村土豪聂佐周家,民团头目坐镇“清乡”。当时捉了不少群众和干部,有的被捆绑,有的被关押,有的被审问。胡美藻、冷俊元、罗裕元等亲自拷问,强行逼供,肆意屠杀,妄图扑灭革命火焰。

  面对这一严峻情况,第三乡书记聂利贞十分焦急。他向聂念坤、聂念金、聂念文、聂念堂和聂文诗等人交代任务后,迅速赶到龙港向中共阳新县委报告。当时,红五军以纵队为作战单位,在湘鄂赣边界分散游击。驻扎在阳新龙港的是以李灿为纵队长、何长工为党代表的红五纵队,活动在阳新、武宁边区。接到聂利贞的报告,红五纵队决定消灭这股敌人,解除边界苏区的威胁。

  4月4日,红五纵队纵队长李灿,第二支队支队长程子华、党代表陈奇,第一支队支队长兼政委游雪程等,率领1000余人从龙港出发,进攻敌民团驻地山口村。第二乡赤卫队积极配合红军进攻。红五纵队决定兵分三路,一举拿下山口村。主力经纽丝、巷口、上谢围攻敌民团驻地山口村;龙燕区朱承九率领一支部队经箬田、分水、彭家源直达山口村策应;第二乡赤卫队经天尊山、楼下、下流到坳下和芭蕉等地,堵截“清乡”团的退路。

  4月5日(清明节)凌晨,红五纵队主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驻地压去。敌人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被包围了。有一个叫洪扳如的团丁,急忙向团总报告,红军打来了。胡美藻、冷俊元等人却认为,红军不可能来得这么快,根本不予不睬。然而,就在刹那间,他们听到洪亮悠扬的冲锋号声越来越近,清脆的枪声划破长空,红军喊杀声震天动地。胡美藻、冷俊元这才知道,红军真的打来了。敌人顿时乱作一团,有的持枪顽抗,立刻被红军就地消灭。有的吓得一步未动,跪下求饶做俘虏。残军则向村前的宝盖山逃窜。

  见敌军逃向宝盖山,红军、赤卫队以及革命群众立即把山紧紧围住,以拉网之势严密搜索。敌首胡美藻、罗裕元和地方劣绅叶谦辅、聂九皋等90余人,有的当场被击毙,有的被活捉。

  然而清点俘虏时,却没有冷俊元。人们又去山上搜寻,没有找到。围这么紧,不可能逃脱,也不能让他逃脱。于是又到港里、屋内、牛栏、猪圈乃至粪坑,凡是有点可疑的地方,都找遍了,还是没有冷俊元的影子。这时,有两个赤卫队员在村前小港,由东而西仔细搜索。忽然看到水中白光一闪,他们不约而同看去,原来是一块破白布。但是很快发现,那块白布不停颤动。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脚。“是一个人!”两人大叫道,一齐跳入水中,揪住那人的脚,拖了出来。那人脸庞变成了乌紫色,全身水淋淋的,胡须都不停地滴水。他如筛糠似地颤动,肥硕的大脑袋无力地耷拉在胸前。

  听到从河里拉起一个人,人们纷纷赶来。一个中年农民怒目凝视,忽然喊道:“他就是冷俊元!”另一个接着说:“不错,就是冷俊元!”。刹时 ,人们不约而同喊出了:“打倒土豪劣绅!”“枪毙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原来,我军冲进村里的时候,敌人乱成一团,冷俊元那肥胖肉墩的身子,走起路来摇摇摆摆。跑过一丘田就摔了三跤。爬上河堤,滚到港里去了,衣服撕破了,脚也被划了一道道的血痕。他用恐惧的眼光,四处寻觅可以藏身的地方。河床转弯处,急流将此处冲成了一道倒坎,水深有一二尺。坎上的野葡萄藤长着青叶,斜挂下来,成了天然的垂帘,水中长着几丛青葱碧绿的石芦蒲,围在倒坎周围。他爬进了这个所谓“安全地区”,如青蛙般伏在水中,头尽量浮在水面。但那个狭小的倒坎,怎么也藏不下他那肥胖的身躯,还有一只脚只能伸到那丛石芦蒲下,而那撕成碎片的白色裤脚,仍漂在水面,被前来搜索的赤卫队员发现了。

  这次战斗共歼敌100余人,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为讨还敌人欠下的血债,以平民愤,当时就将胡美藻、罗裕元、冷俊元等十几名反动头目和土豪劣绅就地枪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宁发生了多次战斗,很多都取得了胜利,唯有这次称为“大捷”,极大推动了武宁革命的发展。指挥这次战斗的李灿、程子华、陈奇、游雪程等,都是红军早期优秀将领。可惜的是,除程子华,其他三位不久都牺牲了。但武宁人民会永远铭记他们的卓越贡献!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钟千惠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