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九江丨母竹子

2024-08-09 11:26 浔阳晚报 阅读 31793

母竹子

□ 何永福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我居住的小区,只有林立的高楼,绿树都很少,竹子更是没有,好在离小区不远的双峰尖山脚的一处缓坡上,有一小片人工新育的竹林,去双峰尖爬山,我常要在这片小竹林前驻足片刻,清新脱俗的竹子,我向来是欣赏的,喜欢的,别有一番情愫,流漾在胸臆。

  因为要把双峰尖在原有的基础上打造成国家级森林公园,近年来,县里除了在山上修路、建亭、安灯、接水外,还进行了一系列查漏“补白”式的植树造林活动。这一小片分布在双峰尖山脚、大理石台阶两侧的新竹林,就是取代以前荒坡上的灌木杂草,应运而生的。这些新栽的竹子都被剪了头,剪去大量侧枝旁条,想必是为了让它们能够更好地成活吧。

  第一年春天,我特别留意了一下,新竹林的地面没有任何动静,没有出现我期待中的竹笋破土而出的情况,更没有出现雨后春笋,争先“冒头”的盛况,只是移栽的竹子们在未剪去的枝叶旁长出少许新枝嫩叶,舒展了一些,也精神了一些,算是站稳脚跟,把自己养活了。但是,新竹林要长出竹笋,育出新生代,看来尚须时日。

  第二年春上,真正适应了环境,站稳了脚跟,并积蓄了力量的竹子们没有让我失望,因了春风吹拂和春雨滋润,它们开始作为,开始发力,迎来自己的“觉醒时代”。但见簇新的小竹笋纷纷钻出地面,这儿两棵,那儿三棵,不远处又是两棵……只要把探寻的视线尽量拉长,把发现的目光随意泼洒,总能找到那些破土而出的小惊喜。因为这些竹子不是毛竹,而是属于观赏性的园林竹的一种,这样的竹子一般不会长得特别高大粗壮,它们的腰身纤细,盈盈一握,而它们脚下娩出的竹笋,也是尖尖的,细细的。渐渐地,小竹笋越长越高,越长越大,开始挣脱竹壳的束缚,抽出柔柔的枝条,长出嫩生生的竹叶,并且一天一个样儿地成长着。而那些升格为母亲的竹子们,因为又添了些许新枝叶,更见风致,更有韵味了。只是母竹子们没有再长高,当初的被剪头,切断了它们的“上升通道”。好在母竹子们没有气馁,“生儿育女”的同时,也在努力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

  时光流转,春秋代序,转眼已是数载。只是,有那么一天,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去双峰尖爬山的我,不经意间发现,一些母竹子的竹竿开始泛黄,竹皮洇出的是那种不健康的萎黄色,尽管竹枝挑着的片片竹叶,尚一如从前翠绿。顿时,我心里隐隐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自从母竹子的竹身变黄、变得斑驳后,我发现它们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不再长出新枝,也不再萌发新叶了,只是让仅有的竹叶寡淡地绿着,冷清地绿着,似在努力地维持着现状。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子的流逝,有些母竹子的竹身竟出现了少许干枯,颜色开始发灰发黑,稀疏的竹枝竹叶也是青不青黄不黄,一副蔫蔫的无精打采的样子,与那些生机勃勃、长势正旺、翠绿鲜亮的新竹子形成鲜明对比。真是“繁华有憔悴”啊,我不禁心生感慨。情形继续以不可逆的趋势变得愈来愈糟。当然啰,“说时快,那时迟”,母竹子的老化、衰败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是说不行就不行了。但凡生命在凋零终结前,都会有所不舍和挣扎的。及至后来,有些竹身已大半枯干,形同槁木的母竹子残存的几根竹枝上,挂着几片摇摇欲坠、黄多绿少、没有生气的竹叶,几成“光杆司令”了。

  即便如此,那些垂死地黯淡的母竹子仍撑住一口气,顽强地杵在那儿,屹立不倒,用自己残损的衰朽的身躯,挡住不时横扫过来的风,接住劈头盖脸砸过来的雨,护佑着身旁、身下那些参差不齐的新竹,尽着一份母亲的职责,显示一份母亲的担当。虽然有些新竹子已高出母竹子一头,但终归是身子单薄了些,纤弱了些,稚气未脱,没经历过多少磨砺,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它们,在风雨中颤栗着,哆哆嗦嗦,惊惧不安。“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板桥此言不虚也。

  我也曾纳闷:双峰尖的管理人员为什么不将这些“没有前途”、有碍观瞻的母竹子们悉数砍伐“裁汰”,以便让新竹子们承接更多的阳光去更好地生长?难道是为了省下几个修理竹林的人工费?可是看着不像啊,因为每年的秋冬时节,我都看见他们组织一些人工去刈割清理其他庞大林木间的灌木杂草,用时数日,所费不菲。而竹林不大,也要不了几个修剪的费用呀。难不成他们果真如我所想、有意留下这些母竹子,好在雨横风狂之际,借助它们的身躯肩膀让新竹子们靠一靠,帮着新竹子们站稳脚跟,防止摧折,倒伏?为了把尚显柔弱,不够坚劲的新竹子们“扶上马,送一程”,小竹林呈现这种荣枯并存,生死与共的景观,是可以理解,也是智慧的。

  如今去双峰尖爬山,在这片小竹林前停下脚步时,我除了观察新竹子的长势、状态,更多的是把爱怜的目光,投射到这些生命气息微弱,残喘着的第一代母竹子们身上。人总是本能地同情弱势群体。母竹子们的样子很是让我牵挂,让我心疼,让我心生悲悯。可以想见,终有一天,这些枯槁或半枯槁、已完成传接使命的母竹子们会悄然倒下,它们倒下的身躯会腐烂、分解,化为泥土,化作肥料,去滋养新生的竹子,并以自己的牺牲,腾出空间,去成就小竹林的兴旺繁茂。这是母竹子的宿命,也是母竹子的伟大之处。“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竹子的世界何尝不是如此?阅罢竹子,我思索着向双峰尖的高深处,缓步走去……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钟千惠

审核:许钦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