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西省委网信办、江西日报社、九江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庐山天下悠一一跟着诗词游庐山”活动,赢得了网民热情关注。截至6月7日15时,“网民最喜爱的100首庐山”推选活动页面访问量已达913万次。读罢李白诗,且会东坡意。苏轼所作的《题西林壁》超过了847万票。
众多庐山古诗词当中,若论能与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比肩而立的,无疑只有苏轼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作者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是苏轼被贬路过九江时,与友人游览庐山有感而发所写就的,不仅是苏轼对庐山景色的赞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思。
短短几行诗句,就将庐山风景的形态万千、变化莫测描绘得淋漓尽致。“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观察事物的角度。角度不同,视点各异,风景呈现也就各不相同。不仅是对庐山景色的真实写照,更是对人生视角的隐喻。
人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苏轼在此提醒人们,看待事物时不能片面、狭隘,应该全面客观地观察和冷静地思考,用统筹兼顾方式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不要局限于某一个角度。因为仅仅从一个角度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往往会造成“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更是借景说理,表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生活中人们都不免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难以全面地认识事物。正因为身处其中,才受到自身的局限和角度的束缚。只有跳出局限,站在更高的角度和维度去审视,才能认识事物的真实本质。
▲摄影 | 朱贵元
在东坡居士眼中,庐山的奇秀之美,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是对内心深处的一次触动。他的文字,如同一道光,照亮了人们对生活、自然与存在本质理解上的迷境,引导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放慢脚步,寻找内心的宁静和从容。
苏轼以其深邃的思想,透过庐山的自然奇观,洞悉了生命与宇宙的深刻真理,为庐山赋予哲思意味。
欢迎大家前往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微信公众号,跟着诗词,了解更多蕴藏在庐山美景中的哲理,并为你喜爱的诗词投票。参与微博话题#跟着诗词游庐山讨论,说说你心目中的庐山真面目。
(来源:江西新闻)
编辑:柳飘蕙
责编:钟千惠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