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疾病
不仅给女性带来身体痛苦
更严重损害心理健康
嘤嘤嘤~
它就是子宫脱垂
“掉”下来的难言之隐
子宫脱垂简单来说就是子宫掉进阴道里了。女性盆底是由许多肌肉和韧带组成的,它们如同一张“吊床”托起了子宫,正常情况下是不会下垂的。但是如果她们受伤了,子宫失去了依靠,就不可避免地“掉”下去了。
子宫脱垂动画示意图
子宫脱垂的5大原因
5DAYUANYIN
Q
1. 分娩损伤
子宫脱垂发病的主要原因。分娩,尤其是难产、第二产程延长或经阴道手术助产,易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子宫骶韧带和盆底肌肉的损伤,若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就容易发生子宫脱垂。
2. 腹压增加
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慢性便秘及咳嗽,腹水或腹型肥胖,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
3. 先天发育异常
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4. 营养不良
营养严重缺乏可导致肌肉萎缩、盆腔内筋膜松弛,失去对子宫的支持作用。因营养不良造成子宫脱垂者,常伴有胃下垂、腹壁松弛等症状。
5. 衰老
卵巢功能减退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使盆底支持组织变得薄弱、松弛,易发生子宫脱垂,或是使原来的脱垂程度加重。
如何判断发生了子宫脱垂?
RUHEPANDUAN
Q
1.
腰骶部酸痛
脱垂的子宫会牵拉子宫的韧带,引起盆腔充血,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这种症状在站立过久或劳累后会加重,卧床休息后症状会减轻。
2.
阴道内肿物
子宫脱垂的患者会感觉阴道内有肿物感和下坠感,甚至在阴道口看到或摸到球形肿物。
3.
排尿、排便障碍
子宫脱垂会压迫到膀胱,患者在大笑、剧烈咳嗽、体势用力时,腹部压力会突然增大,引发不同程度的膀胱膨出,引起尿液外溢尿失禁等。
4.
月经改变、白带增多
子宫脱垂对盆腔肌肉韧带造成牵拉,导致盆腔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淤血,影响正常月经,可能会使月经过多或过少。
子宫脱垂治疗与预防
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预防子宫脱垂?妇科科主任刘美芳表示,可以从4个方面入手:
1. 子宫托
主要适用于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或者全身状况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或者子宫脱垂手术后复发的患者。
首选环形支撑型子宫托,挑选合适大小型号,每天起床时放置,放置前需清洗和高锰酸钾浸泡,夜间睡前取出。
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出血或轻度溃疡等副反应,有时需要配合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
必须定期妇科门诊随访,间隔1个月或3个月一次随访,以便评估疗效和处理副反应。
2. 盆底肌锻炼
通过正确的盆底肌锻炼,能改善轻度子宫脱垂患者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短期有效率为50%~75%,尤其适用于孕晚期和产后新发的子宫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患者。
一种方法是盆底专业医师或治疗师口头指导下的盆底肌锻炼。
另一种方法是借助盆底康复仪在门诊进行盆底肌锻炼,采用生物反馈方法指导患者进行更有效的盆底肌锻炼。盆底肌无法主动收缩的患者也可采取电刺激方法增强盆底肌肉力量。
3. 药物治疗
症状体征较轻或者高龄无法耐受手术的保守治疗患者,也可联合中医中药治疗。
4. 手术治疗
子宫脱垂出现明显症状,影响日常生活质量,临床评估Ⅱ度以上,直观地讲就是脱垂部分超出阴道口,都需要手术治疗。
目前,治疗子宫脱垂的手术种类繁多,选择何种手术方案须经过专业妇科医师的详细临床评估,结合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并建立规范的长期随访机制,才能获得最佳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镜下侧腹壁悬吊术
据妇科主任刘美芳介绍,腹腔镜下侧腹壁悬吊术是目前最新的治疗子宫脱垂的手术方法。
它是将一种特制的生物盆底网片裁剪呈“T”形,中段纵臂缝合固定在阴道前壁,两侧横臂经过腹膜外侧后悬吊于腹壁两侧。
在治疗子宫脱垂的同时,能兼顾治疗阴道壁膨出及膀胱膨出,与传统的骶骨固定术相比,无须将网片钉在骶骨上,避免此区域损伤。
优点: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出院早。患者可以保留子宫,术后保持子宫正常的轴向、盆底组织的完整性和正常的阴道长度,使患者术后享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来源: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许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