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做义工,把公益活动当成家事;甘于奉献,让悲伤的生命变得充实。在九江市红十字会有这样一个志愿者,她经历了人生最大的悲伤,却又展现了超乎寻常的勇气和爱心,她就是九江市第六届道德模范衷景莉。
丧夫丧子,人生至痛。2002年,衷景莉的丈夫不幸患上尿毒症,为了给丈夫治病,她靠干体力活扛起整个家,日子清苦,经过11年的顽强抗争,2013年丈夫还是离开了人世。
当年儿子刚刚结婚,本以为生活能向好的方向发展,谁知麻绳偏挑细处断,平静的生活仅仅过了三年,2016年儿子突发脑干出血被送进医院。她四处筹钱,但还是没能挽救儿子的生命。
人性的光辉往往在至暗时刻闪现。儿子去世当天,衷景莉忍着巨大悲痛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她捐献了儿子的一肝二肾,并成功移植到3名患者身上,随后自己也签订了一份器官捐献志愿书。
生活的磨难千百种,在外人看来,衷景莉的遭遇或许很难熬,但衷景莉却在绝望中萌生了帮助他人的想法。儿子去世后,经过很长时间的疗愈,她加入了浔阳区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伍。帮助困难家庭、陪孤寡老人聊天、为老人和孩子理发……只要有空,哪儿有志愿活动,衷景莉都会赶过去,做任何事都会事先考虑义工服务的安排。她用自己的经历,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影响带动着身边的人,让更多加入志愿者服务行列中来。
“在困难时能够有人帮助这种感受我深有体会,力所能及去帮助更多的人,是一份快乐,看到那些被帮助过的人,脸上露出了微笑,我也很开心。”衷景莉说,她做这些事情不图任何回报,有时候对方甚至不知道她姓什么。
因为做义工,衷景莉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在点滴中逐渐改变和收获。“尽管这些事情可做可不做,可一旦开始做了,就要尽责把它做好。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有收获、有快乐,这就足够了。”生活的不幸并没有让衷景莉退缩,甘于付出、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血液在她的身体内流淌。在过去的几年里,衷景莉始终坚守在志愿者的岗位上,她说:“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一直坚持下去。”她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将继续为社会注入爱的力量,为更多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实习生 张曼玉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陈沽玥 )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钟千惠
责编:许钦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