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人为什么被称为老表?

2024-01-19 20:17 阅读 29633

很多外地人“笑”江西,笑它不如邻居那般惹眼,笑它不愿放下身段投身网红热浪;江西老表也“笑”江西,笑它没有随波逐流忘却过去的颜色,笑它在历史变迁中依然故我,笑它的本味千年不变,笑它的温柔万年不移。


南来北往
“江西老表”一称
总是与江西人如影随形
陪伴着江西人走遍他乡
然而江西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称呼
那么,这个称呼是从何而来呢?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
“江西老表
究竟是褒义还是贬义?





道士谑称说

“老表”一词始见晋干宝《搜神记张华擒狐魅》一文,说燕昭王墓前木质华表与斑狐对话时自称“老表”。又据宋《亢社锦语》称:“以和尚为‘光表’,道士为“老表”……皆当时之俗称。”因为江西是一个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省份,在外乡人眼中慢慢形成了江西多“老表”(道士的俗称)的印象。于是由最初的对“老表”的尊称,衍化为诨号的戏谑之称。

图片


道教教皇张天师
1904年嗣位的第62代天师张元旭
摄于南昌东二百里的上清宫






喜欢带表说


赣地先人们很相信风水,为在迁移的途中也便于掌握方向,老是爱带着一个表(古时的罗盘),因此外省人称江西人为“老表”。

图片

▲江西临川出土的大罗盘俑






朱元璋报恩说

认为称江西人为“老表”来源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决战鄱阳湖时,江西永修道士周颠到应天(今南京)向朱献吉言称此战必胜,并充任向导。朱、陈在鄱阳湖康郎山(今江西余干)初战失利,朱负伤后被当地人救护脱险,朱许诺与江西人以“老表”相称。败陈后朱建立大明王朝,朱对江西特别关照。《明太宗实录》卷十一:“昔我高皇帝开创基业首得江西,资其供给以定天下,三十余年屡加恩泽……”

图片







江西填湖广说

“老表”一词与江西大量移民他乡有关。从宋末到明初,江西由于经济发达,而且地处鱼米之乡,所以人口是当时全国第一大省(1290年,1425万人,占全国四分之一)。而其他很多省份,因为战乱和灾荒,人口锐减。所以,元末明初,当时的朝廷就组织江西人大量移居湖广川贵诸省,他们的足迹遍布各地。众多的江西人在他乡定居和流寓,但仍与祖籍地保持着亲情乡谊,以至于见到或说到江西人时都倍感亲切,很自然地以“老表”相称。其中包括很多名人的祖辈,都是那时迁出江西的。
图片
《韶山毛氏族谱》记载:韶山毛氏鼻祖毛太华,由江西省吉水县八都龙城迁到云南,后入湖南,毛泽东为其第二十代子孙。
从红军时代开始,毛泽东多次在公开和私人场合称江西人为“江西老表”。因为他的个人威望,导致现在几乎全国人民都管江西人叫“老表”。
据《永新溪冈马氏重修宦谱》记载:元末明初,江西省永新县溪冈五世孙马成中,在湖南安仁县从军,后葬于长沙。其族人分徙于湖南湘潭湖田、衡东、衡山各地。依此推算,马英九属湖南省湘潭县湖田马氏转衡山的支裔,是江西省永新县马氏始祖马子仪的第22世孙。
2005年5月,湖南、江西马氏研究重修族谱事宜。远在台湾的马英九之父马鹤凌先生得知此事,来电表达了希望能将其后裔收入族谱的愿望。
历史长河滚滚奔流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
江西始终在大大小小的人口迁徙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也正是因为江西先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
在不同的地方努力奋斗繁衍生息
江西老表的名头才得以传遍大江南北
江西老表快集合
说说你的想法
评论区见~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综合)


编辑:魏菲

责编:许钦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