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11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当月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围绕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的医药类“伪科普”,针对采暖电价、房市交通等政策类“假新闻”,以及冒充外卖骑手、权威部门、大型国企等特定机构和群体的“假剧本”现象较为突出,翻炒旧谣、贩卖焦虑的网络谣言也有所增多,误导公众认知、扰乱社会秩序。
冒充特定机构和群体的不实信息涉煽情行骗。11月,一些谣言引起热议,对外卖骑手、权威部门、大型国企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如有自媒体炮制“上海外卖小哥为28万彩礼加班活活累死”剧本,无中生有煽动情绪;编造“外卖平台停止向45岁以上骑手派单”的谣言,故意制造并贩卖“年龄焦虑”,给广大骑手群体带来困扰。还有人假冒国字号权威机构、大型企业,如冒用中国疾控中心名义发布“一型糖尿病疫苗即将上市”的相关通知文件,其伪造或变造公章的行为已涉嫌刑事犯罪;假冒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工作人员签署合同,编造该公司领导出席活动信息,企图行骗等。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大型国企发布声明称,遭遇“李鬼”冒充,提醒社会公众警惕被骗。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编辑:王文婧
责编:许钦
审核:姜月平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
©2015-2024 掌中九江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电话0792-8505892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24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