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从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气候变化驱动因子等方面集中呈现中国及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监测信息,蓝皮书指出,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中国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创新高。
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全球持续变暖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球平均气温升高。2022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3 ℃,为1850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第六高值;且2015—2022年是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八个年份。二是全球海洋变暖显著加速,平均海平面持续上升。1958—2022年,全球海洋热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2022年全球平均海平面达到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位。三是全球冰川消融加速,整体处于消融退缩状态。北极海冰范围呈显著减小趋势,1979—2022年呈一致下降趋势。南极海冰范围创新低,2022年2月,南极海冰范围较常年偏小27.9%,为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最小值。
中国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创新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主要有以下气候变化指标创新高:
一是中国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水平。2022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92 ℃,为20世纪初以来的三个最暖年份之一。1961—2022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青藏地区呈显著增多趋势,西南地区总体呈减少趋势。
二是中国极端高温事件频发趋强,极端强降水量事件增多,气候风险指数呈升高趋势。1961—2022年,中国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次呈显著增加趋势,2022年为1961年以来最多。中国极端日降水量事件频次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多18站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登陆中国的台风平均强度波动增强。中国气候风险指数呈升高趋势,2022年高温和干旱风险指数均为1961年以来最高值。
中国在水圈、冰冻圈、生物圈集中显现哪些变化趋势?
1980—2022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加速上升趋势,且在2022年达到最高。
中国地表水资源量年际变化明显,青海湖水位连续18年回升。
中国天山、阿尔泰山区、祁连山区、长江源区和横断山区等冰川均监测到呈加速消融趋势;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退化趋势明显,2022年是有连续观测记录以来最高值。
中国植被覆盖整体稳定增加,呈持续变绿趋势。中国代表性植物春季物候期呈提前趋势。中国红树林面积总体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总面积稳步增加。
(来源:科普九江)
编辑:左丹
责编:许钦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