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四季村晚”之秋季“村晚”精彩开演

2023-10-16 16:00 掌中九江 阅读 31892

看大戏、赏歌舞,品尝乡村美食、感受非遗特色。10月15日,2023全国“四季村晚”之秋季“村晚”在庐山市海会镇精彩开演,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乡聚”庐山,热热闹闹赶大集、欢欢喜喜看“村晚”,共同享受一场尽显乡村群众文化之美的饕餮盛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一级巡视员朱渤、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万一君、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张金保、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陈志民、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曹爱珍,市委常委、庐山管理局党委书记、庐山市委书记邵九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迪、副市长杜少华、市政协副主席陈保平,庐山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斌出席活动。

此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九江市人民政府承办,江西省文化馆、中国文化馆协会、庐山市人民政府、九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实施。

当天下午4点,“匡庐天下· 秋意赣鄱”2023 年全国“四季村晚”之秋季“村晚”主题晚会在庐山市海会镇热闹举行,歌舞节目《登场了!江西》拉开了晚会序幕,歌曲《望庐山瀑布》、歌舞《幸福嗨歌》《丰收》,情景舞蹈《大地的丰收》《喜洋洋》《悦·丰收》《幸福山歌连打连》等节目好戏连台,唱出了丰收的喜悦,舞出了农民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生动展现出江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的丰硕成果。极具民族风情特色的武宁打鼓歌《锄山鼓》、万年民歌《耘禾歌》、客家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苏区干部好作风》、畲族山歌《东固赶圩哟呵呵》唱出了极具江西特色的风土人情和家乡味。各地父老乡亲带来了特色剧种赣剧、西河戏、赣南采茶戏,各色唱腔或婉转、或醇厚,令人回味无穷。村民和游客的现场斗戏、斗歌、斗舞环节更是让现场高潮迭起,现场欢呼声、掌声连绵不绝。

此次主题晚会突出江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和丰收喜庆氛围,汇集了江西各地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15个精彩节目,采用去舞台化的呈现方式,演员与观众零距离互动,村民既是观众也可参与其中。庐山市市民张紫良说:“在家门口就能看村晚,真的感觉到家乡生活越来越好了,节目很丰富精彩,贴近我们的生活,希望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

欢欢喜喜看演出的同时也不能少了热热闹闹逛集会。在活动现场,秋日里的第一场非遗市集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村民的目光。乡村美食花车展览、非遗项目展示展演、“乡约庐山·希望的田野”农民画作品展览、“三农”文创商品和农产品展销等好戏纷至沓来,各地特色小吃烟火气十足,游客们边逛边吃,好不自在。金星砚制作技艺、九江剪纸、九江竹编展区也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现场制作,感受非遗传承人的匠心魅力。九江竹编项目代表传承人田玉芳告诉记者:“我昨天就来这里摆摊了,竹编工艺比较受欢迎,特别是小朋友很好奇,都来摸一摸、看一看,一些游客还会选择把它们带回家。”茶艺师吴双伶说:“很高兴来到江西庐山海会镇参与非遗赶集,向九江市民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介绍我们的吉州点茶,包括什么是点茶、什么是斗茶,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来。”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展现了庐山脚下秋收时节乡村的大美画卷,又打造一场集吃、游、购、赏、玩于一体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和农村嘉年华,广大游客与村民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村晚”成为了反映农民生活新变化、乡村振兴新气象、文旅融合新发展的载体,推动庐山市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群众文化“活”起来,乡村文化氛围“浓”起来。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汪东平 张新红/文 欧阳海员/摄 程鹏/视频)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左丹

责编:许钦

审核:杨春霞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