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传染性眼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新型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病原体。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特点为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常造成大范围暴发流行。多发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发病、自然病程短、无特殊治疗药物、预后较好、极个别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预防控制措施
(1)预防
公众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需注意保持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揉擦眼睛。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洗脸最好用流水。
病人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接触患者后用75%乙醇消毒双手。
医务工作者检查及治疗操作后必须认真用75%乙醇消毒双手及用品以后再接触其他病人。使用的仪器、物品用75%酒精或84液等清拭消毒,严防医源性传播。本病流行期间,医院需要设专台门诊,避免交叉感染。
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预防眼病。
(二) 病人管理
对病人进行规范治疗,防止眼部并发症发生,病人一般不需住院治疗。
病人洗漱用品严格隔离使用,每日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病人接触使用的物品,用75%酒精擦拭消毒或煮沸消毒。
病人应自觉避免进入公共场所或参与社交活动。暴发流行期间根据疫情,有关部门可责令暂时关闭游泳池、浴池等场所,减少社交活动以避免扩大传播。
发现该病应及时向主管卫生、防疫部门作传染病报告,病人最好脱离学习、工作环境,居家治疗休息。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许钦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