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九江的那场大水
□ 老石
1962年,九江涨了大水,城里许多地方都淹了,只有少数几个坡地未淹,梅绽坡就是其中的一个。因为未淹,梅绽坡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许多人都临时搬到这里来住,叫作“上水山”。
那次城里被淹,水是从新坝上(现在的庐山路)一个闸口涌进来的,闸口就在沙子墩那里,它起着控制、调节甘棠湖通往龙开河水的作用,每当长江涨水的时候,闸口就关闸,防止江水沿龙开河灌进城里,形成内涝。那年江水涨势很凶,闸口受不住压力,破了。我清楚地记得那次破闸的情况。当时我正同几个小孩在屋边玩,突然听到一声响,那响声很大很闷,我们几个小孩都骇得惊慌地望了一下周围,没看到什么,就又开心玩了起来。一会儿,看到有人在来回地跑,跑的人都很惊慌,接着听到有大人说“破了,破了,闸口破了!”这时有许多人朝甘棠湖跑去,“快去看,快去看,闸破了!”我们几个小孩也跟着往湖边跑去。从坡脚下沿丁官路拐到湖边,站在省建二区礼堂(现锦湖豪庭A栋楼的位置)前面那段湖边,当时甘棠湖边就那一段地方没有房屋,感觉那时湖好阔,比现在阔多了。只见湖对面沙子墩那里,比屋还高的浪头奔腾翻滚涌进湖里,那“呼哗”的声响带着“轰隆隆”的余音只往人的心里撞来,湖边上站满了人,听到人群里有“哎呀”“完了”之类的声音。在我们身后的路上,更多的人在来回奔跑,许多人手里抱着棉絮棉被或大包小裹的,还有许多板车,装着家什杂物,车边都跟着人,匆匆地跑着,有叫声,有哭声,那条窄窄的环城马路简直不够用,一切都是乱糟糟的。那场面使我害怕起来,同去的男孩好像没有这样的感觉,我就拉着细女的手说“我们回去吧!”细女可能也有些害怕,我俩就跑了回来。刚跑到梅绽坡,就听到妈妈在屋前屋后大喊“三儿,三儿!”我赶紧跑到妈妈跟前,妈妈一把拉着我的手,“哎哟,你到哪里去了?我都急疯了,外头这么乱,就在屋里,别出去。”细女也赶紧跑回去了。
后来搬来了许多人,都是一些被淹了的人家,那么多人围在梅绽坡,真好玩!最容易搭伙的是我们这些小孩,很快就厮混在一起。在这临时的小伙伴里,我结识了一位新朋友,他叫秋生,住在莲花池,在湓浦小学读书,那段时间我们天天在一起,水退了,他搬回去的时候,我们依依不舍,他送了一把削铅笔的小刀给我,这种小刀四分钱一把,不要小看这四分钱,对于当时一个小孩来说,能攒下四分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我立即拿了一本自制的小本本送他,那是用酱油的招牌纸装订起来的,秋生很喜欢。
那次涨水收获最大的是长林哥,他得了一个老婆。长林哥在九玻厂做事,24岁还没成亲,父母都为他着急,那时的人结婚都很早,像他这样大的人都有孩子了。有一户住在南门口的人家到梅绽坡上水山,在长林哥家落脚,那家有个姑娘,因这一落脚,两个青年人就混熟了,两家大人都很满意对方的孩子,后来他俩就谈起了对象。很快,就在那年年底,春节前夕,长林哥和那个女姑娘就成亲了。一些姨娘大婶都笑着说,这个水涨得好,帮梅绽坡涨个媳妇回来!长林哥的妈听到这话好开心。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许钦
审核:姜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