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老兵张双福:直插敌人心脏的“红小鬼”

2023-07-27 07:53 浔阳晚报 阅读 29213

95岁老兵张双福:

直插敌人心脏的“红小鬼”

□ 杨旦里 文/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为传承我军的光荣传统,宣扬老一辈革命者的先进事迹,笔者近日采访了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应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别邀请入京参加天安门广场观礼的九江国资委管理中心一支部中共党员、抗战老兵、现年95岁高龄的张双福同志。

抗日战争:从小情报员成长为真正的战士

  1937年,卢沟桥的枪声响起,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对华侵略战争,中华民族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残虐暴行,全体中华儿女奋起反抗。

  张双福同志就是当年爱国者中的一位,是在战火与屈辱中奋起,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生死的热血少年。从十三岁起,他就受到革命的影响(父亲是当地党组织后勤部干部、舅舅为三区区队长),以其抗日的坚定信念与灵活机智,得到家乡河北定县(今河北定州市)党组织的认可与接纳,成为了真正插入敌人心脏的“红小鬼”。有个影视作品中小八路为八路军传递鸡毛信的剧情大家应该十分熟悉。张老回忆自己的童年,充满自豪地说:“我们当年革命都是这样的,一点没走样,演的就是我们自己。”

  1941年,张双福同志因多次参加抗日小分队并出色完成任务,被正式发展为八路军的地下交通情报员。张老说:“当听到自己已经是八路军的交通员时,心里别提多高兴!”他回忆,有次接到党组织下达的任务,前往离定县30多里路的地方送钞票,他把自己扮成一个拾粪的人,挎着粪筐,涂了好多粪在身上,但身上内衣却捆绑着很多钞票。半路遇上日本宪兵队进行搜身检查。一名日本宪兵吓唬他:“我看你是小八路!”13岁的他没有惊慌,而是沉着拿起粪叉往日本宪兵怀里扎去,连声道:“那你来抓我呀!”日本宪兵一边捂住鼻子一边骂着往后退,就这样让他大摇大摆地过去了,因为机警他得到了上级的嘉奖。

  别看他那时还是小小年纪,就已经学兵工厂战士自制了一把铁做的手  枪,尽管只能打一发子弹。有次几个日本兵到他们“寺张蒙村”扫荡,他父亲让他赶快把手  枪丢到水沟里,他没有照办,而是窜到高粱地打了一枪,把四五个日本兵引到村外很远的地方,从而避免了村庄遭到洗劫。

  因他年少,组织上一开始给他安排的主要任务是从事运送钞票及情报工作,后来就成为区小队、县大队的联络员,负责护送枪支弹药给游击队。正因为他的勇敢、机智与忠诚,16岁便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他更是积极地投入地道战及破坏日军铁道运输线的战斗中。战士们挖地道的时候,就让他在外边站岗放哨,一旦发现敌情,就迅速报告给挖地道的八路军战士,让大家快速隐蔽。在挖地道的日子里,他和战友们一样,没日没夜吃住都在地道里。

  抗战期间滚烫的鲜血染红了神州,也让张双福同志在艰苦奋斗中得以成长。他因表现出色,18岁那年正式入伍了。他参加的第一场战斗,便是随66军投入解放石家庄战役,紧接着又步行20天加入解放绥远的战斗。特别是在张家口有名的“渡羊河战役”,他们196师一个团包围了国民党整整一个师,当时是冬天,因找不到一条船,战士们全是游着蹚着过河的,北方水面全是锋利的冰块,把所有战士的身体、脸部都划破了。一过河,部队立即架起迫击炮与重机枪,把敌人围在一起打,最终全歼。据张老讲,这仗打得最痛快。后来,他还分别参加了沙岭子、天津、北京、太原及大同等城市的解放战役。几次大战下来,他因勇毅顽强的战斗意志与对国家的忠诚,荣获了不少勋章。

抗美援朝:英勇杀敌荣获一等功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意图把年轻的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于是先对朝鲜开刀了。毛主席一直对此保持密切关注与高度警惕,基于国家自身利益与安全考虑,决定出兵朝鲜与美国兵戎相见。

  1950年,朝鲜人民在硝烟中早已是痛不欲生。张双福同志主动请缨上前线,他所在师团成建制地成为了第一批入朝志愿军战士,首先跨过了鸭绿江。一入朝,大家便全部换上朝鲜军服,当时朝鲜的冬天早已是冰天雪地了,而部队为战斗的胜利,又全部转入高山森林之中。据张老讲,当时棉衣被子太薄,给养又常被中断,最长时半年都洗不上一次澡,饿着肚子有一顿没一顿那是常事了。

  与美国兵交火的第一仗是在官庭里村,战斗非常激烈,一仗下来,我军共歼灭、俘虏美军700余人,大快人心,提升了士气。入朝部队因战斗的需要,经常阵地转移、协同作战、换防轮战都是奉命突然行动的,来去匆忙。战友牺牲了,都只能简易安葬,只能在眼泪中不舍挥别,带着惜别之情去到下一个战场。

  朝鲜战争前期,我军没有飞机,这是最被动的,美军投下太多的重型炸弹,弹片四溅,阵地上常是一片火海,巨大的声响气浪,四处刺鼻的硝烟味、血腥味让人无法忍受。据张双福回忆,在第四次战役时,他当时是副排长,部队坚守在50高地上的10天里,他们打退了敌人11次冲锋,战地是用敌人的一具具尸体垒成的,也是为了挡风,自己的衣服太湿太薄,就从敌人的身上把鸭绒衣扒下自己穿上暖身。这次战斗,排长在第五天的战斗中身负重伤,是张双福脱下自己衣服撕成布条为排长包扎好,并背着他送到后方。从此刻他被任命为排长,指挥了6天的战斗,整个排由40多人,打到只剩11人了。那是在零下37度的严冬,大家已三天没进一粒米,最后他派两位战士去后山下村里弄了十几斤的麦子与黄豆上来填肚子,才坚持到了最后的胜利。

  在突击三八线的“宫厅里”战役中,他们杀红了眼,全排上刺刀与敌人拼上了。他拉响了一颗手榴弹直接甩出,正砸在一个美国兵的头上开了花,因仅三米距离,自己脸上身上也是血肉模糊、面目全非。战后,因他表现突出,荣立一等功。张双福赴朝共参加了四次战役,另还荣立三等功六次。

  张双福同志转业时为上尉指导员,1988年离休前在九江机械工业局任副局长。如今,他依然以一位老兵的情怀,给离退休的同志们讲述战火中的往事,以亲身经历书写着对祖国的大爱!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钟千惠

责编:许钦

审核:姜月平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