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有事先商量”协商民主建设三年试点工作综述

2023-07-19 09:00 九江日报 阅读 28913

  政协很近,委员很亲。

  三年使命在身。三年来,全市政协系统通过“有事先商量”协商民主平台试点工作,真心实意解决了老百姓“急难愁盼”等诸多烦心事:彭泽县推动破解了高龄老人领取津贴难、修水县推动了移风易俗、武宁县赋能乡村振兴、湖口县解决了舜德乡灰山村“七个姓氏”宅改、永修县“定制”公交解决3万群众出行难、八里湖新区破解教育资源矛盾……一桩桩、一件件民心事的化解,体现了全市政协系统不忘初心使命,用心用情解民忧,尽心尽责履职的为民情怀。

  如今,“有事先商量”已成为九江市协商民主建设的改革品牌、江西省政协“赣事好商量”实践的九江范本,2020年8月14日《人民政协报》头版头条予以专题报道,被评为2020年度全省深化改革经典案例,在全国有影响、在全省有地位、在群众中有口碑。

  审时度势 应运而生

  新时代赋予了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2019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就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提出新要求,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为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全国政协提出了“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把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参与基层治理的效能”的工作要求。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中共九江市委把握全省试点机遇,在省政协的精心指导下,于2019年11月26日召开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对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拉开了我市“有事先商量”试点序幕。

  知目标明方向,鼓干劲共奋进。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占勇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协商工作机制、推进议事平台建设、丰富协商议事形式、广泛开展协商活动,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制度健全、成效显著的协商新格局,让试点探索成为示范引领。

  众人搭台唱好戏,全市各地同频共振,相应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有序推动“有事先商量”工作,瑞昌市、湖口县、共青城市、柴桑区、彭泽县、德安县、修水县等地强化专职队伍、划拨专项经费,为有序推进“有事先商量”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物质保障。

  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为高位推动试点工作,中共九江市委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政协主席为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负责协商民主试点建设的组织领导、部署推进和工作保障。

  市委出台了《关于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进一步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文件,对全市试点探索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坚持边试点边总结,持续规范提升。2020年,市政协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了“有事先商量”协商民主建设形象标识(LOGO)——“腾飞”。2021年4月2日,市委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有事先商量”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方案》。2022年5月17日,召开了全市“有事先商量”协商民主建设现场推进会,规范了协商议事流程图和操作手册,启用了“有事先商量”征集议题微信二维码,着力推进了“有事先商量”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在具体实践中,市政协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不建组织建平台的理念搭建议事平台。围绕事关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大事、要事、重点事,涉及老百姓的难事、烦事、揪心事,精选协商议题。坚持事先将议题报送同级党组织审核,经批准后邀请利益攸关方组织开展协商,广泛凝聚共识,推动成果转化。

  试点坚持党的领导、聚焦大局中心、注重服务群众、突出政协特色,牢牢把握“前提在于有事、核心在于商量、关键在于事先、重点在于基层”原则要求,探索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委员履职、各界参与、有序推进”的协商民主建设新路径。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过程中,按议题实际需要,政协委员、利益攸关方、群众代表、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到场协商,并邀请当地“五老”乡贤、社会组织、专家学者等代表一起参与。修水县、都昌县、永修县、庐山西海、八里湖新区等地围绕推动移风易俗、退捕禁捕、城乡公交线路、防旱抗旱、优化校区划分等关系群众身边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推选议题,通过深入协商达成共识,纾解民生痛点。濂溪区、九江经开区等地推动工业园区议事平台与企业帮扶直通车等平台有效融合,助推事关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解决,回应一线关切,以“小切口”优化“大民生”、用“微协商”力促“快发展”,推动民意零距离、干群面对面,共画和谐“同心圆”。

  协商为民 协商惠民

  三年来,全市各政协系统把“有事先商量”协商民主议事平台,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帮助群众的大舞台。

  彭泽县政协围绕太平关乡自来水压力不足的问题,经政协委员与多方共同发力,最终促成在双港村新建供水加压站,解决了古楼、永乐、白沙、灌塘等6200余人用水难问题。太泊湖农业综合开发区协商议事室以“解决刘家桥群众出行”为题,协商意见经区党委向县交通局申请实施,道路由原3.5米宽的水泥路拓展为5米宽的沥青路。浩山乡有事先商量协商议事会,以“重建浩山村吴家桥、海形村轩山家桥”为题,促成了两座桥梁的重建,有效解决了居民安全出行难题。 

  修水县重点选择切口小、关联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开展协商。在推进绿色殡葬改革工作中,部分乡镇在墓地选址建设之前组织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召开协商议事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吸纳有效建议,推动了改革工作顺利实施。县城18个社区依托“有事先商量”平台,选取老旧小区改造、加强物业管理等方面议题作为协商议事的切入口,多次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交流、共商对策,得到居民的广泛认可,解决了一批久拖未决的民生问题。 

  瑞昌市注重发挥政协委员的界别优势,让委员在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中大显身手。瑞昌市政协常委周美兰利用自身企业管理经验,建议夏畈镇秀珍菇扶贫产业基地更新设备,聘请专职管理人员,帮助扶贫产业做大做强。经过近三年的运营,该扶贫基地从年产值20万元增加到300万元,收益翻了十几倍,为12个村集体经济提供了稳定收入。三年来,瑞昌市协商成果转化率达到90%以上,大多实现当年落实到位。

  如今,无论在城区还是农村,“有事先商量”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深沃九江大地,在基层展现出广阔发展空间和旺盛的生命力。

  务实管用 成绩斐然

  春华秋实,玉汝于成。三年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努力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向一线延伸,助推解决了一批基层群众身边的难点热点问题,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到2022年底,全市共建设“有事先商量”协商议事平台1306个,实现“乡镇(园区)全覆盖、重点村居(社区)有延伸”,组织引导全市2000多名市、县政协委员下沉基层履职超过13650人次。

  本着籍贯回乡、住所回归、专业回位的原则,市政协将各级政协委员编进委员履职小组,推动委员就地、就近、就便开展形式多样的协商议事,修水县的“屋场会”“网格议事会”;德安县的“协商超市”;湖口县的“三化三有”;浔阳区的“三进三助”;彭泽县编排“有事先商量”黄梅戏,创新了宣传方式; 武宁县分片调度、定期评比,提高了协商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庐山市刊发督查专报,推动转化落实;瑞昌市、共青城市、柴桑区等地配套专项经费,配强基层力量;濂溪区推动工业园区议事中心与企业帮扶直通车等平台有效融合;都昌县、永修县根据工作需要,重点选择退捕禁捕、优化城乡公交线路等议题开展重点协商。

  成效有目共睹,品牌有口皆碑。经过三年努力,全市共开展协商议事4300余次,推动解决问题4000多个,基本形成了“主体多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程序规范、制度健全、成效显著”的协商民主新格局,打造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贯通、与社会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交出了新时代人民政协参与基层治理的赶考答卷,践行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要求。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包四华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钟千惠

责编:刘芸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