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保健康小课堂
什么是心因性疾病?
心因性疾病是指由心理原因导致的躯体和精神症状,如上述病例中,然然表现出来的非特异性躯体症状:腹痛和头昏等。常见原因如下:
01
与情绪因素、情绪改变有关
所有能引起紧张、焦虑、担忧等情绪改变的因素或生活事件,都可能会引起非特异性腹痛的发生,如学习压力、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受到批评、考试来临、生活环境的改变等。
02
家庭成员的过度焦虑
尤其是母亲多有过度焦虑的性格特征,对孩子的任何躯体变化担心较多,言行举止、家庭氛围都显示出紧张、忧虑,家长的行为和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儿童的情绪,疼痛就会出现并延续下去。
如何治疗及预防?
01
心理健康教育
专科医生首先会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规律,协助建立“医生-家庭-儿童-学校”相结合的治疗联盟,寻找病因,讨论对孩子的态度和方法。在已确定排除内科疾病的前提下,指导家长避免四处看病和不恰当用药。帮助家长学习恰当关注,避免过于关注孩子躯体表现而忽视平日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在孩子躯体症状发作时过于紧张。
02
心理治疗和辅导
治疗的方法强调帮助儿童青少年学习恰当的情绪表达方式,逐步改善家庭功能,提升儿童的适应性和综合能力。具体包括放松训练、认知行为治疗、生物反馈治疗以及家庭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
心因性疾病的预防
1.尝试接受孩子的天性
2.多给予孩子“存在的爱”
3.学习接纳孩子的整体性
温馨提示
1.儿童心理行为科近期在网上开设了“儿童心理行为预警筛查门诊”,家长仅需网上预约号源,即可在家通过定期对儿童的相关行为填写量表,得到专科人员的分析及电话初级指导。
2.儿童心理行为专科依托医院强大的儿内各专科实力,通过转诊、多学科联合及上海儿医杨友博士“名医门诊”会诊等方式,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儿童心理行为专科近期开设暑期“注意力学习能力促进加油站”,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帮助孩子提升以注意力为主的综合能力。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