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了半个多月的“618”终于结束。今年作为“史上最卷 618 ”,各大电商平台都卷出了新“高度”。浔城商场的优惠促销活动也吸引了一大波人气,消费热度回升,不少市民面对年中大促,更趋向理性,“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和不需要的”成为不少人的共识。
电商套路少了拼低价
和往年一样,今年“618”的时间跨度依然被拉长,从5月中下旬就开始预热,并且优惠活动一直持续至6月20日。今年“618”的各家电商平台纷纷秀出诚意,以更大的优惠力度和更好的服务吸引消费者。主旋律是“低价”和“高性价比”,而且“套路”也少了很多。
连日来,记者在各家电商平台看到,为了吸引消费者,不少平台推出了“满减”的活动,有的是满300减50,有的是满200减30等等,此外,各平台还发起“价格直降”、现金红包和补贴券等手段,在“补贴、让利”的口号下打响了“618”大促的最终战。
今年许多平台放弃了以往广受消费者吐槽的“烧脑游戏”促销,转而直接公布补贴额度和优惠力度,加码各类补贴,重在拼低价。“装修房子需要添置很多物品,之前做好了攻略,等到年中大促再购买。”95后市民林夕表示,对于想要购买的商品,她已经货比三家,选出了最优的下单方式。
不为“捡便宜”而购物
“活动一上来觉得挺吸引人,但多少年换汤不换药的套路,大促的价格根本不是最划算的,就不想去看了。”市民刘丽说,今年身边的朋友也不再讨论“618”。 在记者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618”“双11”等大促套路满满,比如为了凑单过度消费,从打折变成了多送赠品,大促内价格波动明显等,帮商家“清库存”,都让消费者不愿意买单。
“买正装,送6份小样,虽然加量不加价,但是赠品太多根本用不完。”市民刘亚娟表示,她所购买的所有东西都是生活中的刚需,不再为了“捡便宜”而购物。
经过多年的“618”洗礼,再加上层出不穷的消费节日,更多的消费者走向理性,也逐渐认清了电商们的套路。今年“618”期间,浔城越来越多的市民不再冲动买买买,“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和不需要的”成为不少人的共识。在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希望商家直接给减钱优惠,让消费者少点负担,多点真诚实惠。
线下消费持续升温
“618”如约而至,“巧遇”高考季、父亲节、端午节,浔城线下消费市场呈现出不少新亮点。记者走访浔城多家商场发现,各大商场纷纷推出限时折扣,百亿补贴、以旧换新、满 618 元减 100 元,800 元代 1000 元、买一送一……有些商品甚至比线上还便宜。
6月19日下午,在濂溪区万达广场内,正在挑选家电的吴女士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发现电器线上线下价格差不多,但她更倾向在线下购买,实体店能看到、摸到、听到,如果有售后问题,处理起来也比网购方便。
走访中,正在商场选购衣服的杨莎莎告诉记者,曾经她也是网购的忠实爱好者,每次“大促”开始前,就会开始比价、筛选可以凑单满减的商品。但最近,她又重新爱上了线下购物的感觉。“线上购物价格虽然确实便宜一些,但是只看图片也不知道实物到底适不适合自己,还是直接来商场买比较省心,最重要的是现在商场也有活动,我准备给父母买些端午节礼物。”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金璐 文/摄)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刘芸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