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发就业者”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在浔城相当一部分老人愿意“发挥余热”,在退休后选择再就业,用重返职场解锁退休生活新方式,实现新阶段人生价值,真正做到“老有所为”。
退而不休 重返职场充实自我
今年53岁的王丽退休后,在一家私人公司当厨师。每天精心列菜谱、采购食材、制作一顿午饭……在王丽看来,这样一份工作并不辛苦,选择这份工作不仅体现了她的个人价值,也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由于王丽工作认真,不仅获得员工们的称赞,老板还给她涨工资。“这既是肯定,也是激励。”王丽告诉记者,被肯定、被需要并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更需要。“孩子们都有稳定的工作,家里也不需要我这份收入,但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坚持工作。”王丽说。
“我身体很好,就在小区找了保安工作。小区保安工作并不紧张,平时负责进出人员登记,对进入小区的机动车进行查验。”刘宝恩告诉记者,老年人就喜欢跟人交流,每天从小区进出的居民,他都热情地打招呼,久而久之,和不少居民成了朋友。新工作不仅帮他打开了社交圈,还有了精神寄托,让他每天都活力满满。不仅如此,他还加入了社区的志愿服务队,专门为高龄老人服务,为辖区独居老人解决生活难题。
“虽然退休了,但我过得充实又精彩。”刘宝恩说身边很多朋友退休后都找了工作。在他们看来,老年人再就业是一种丰富晚年生活、充实自我的方式,不仅可以发挥余热,也能缓解社会的养老压力。
不想服老 时刻保持年轻态
“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出去工作,跟年轻人在一起交流,不容易落伍。” 记者走访发现,浔城大多数老年人退休后仍有就业意愿,有的想寻求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的希望发挥一技之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继续发展;有的则是为了贴补家用,通过增加收入来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退休后我在家待了几个月,每天就是做饭和遛弯两件事,突然脱离工作状态闲下来,感觉挺不适应的。”王飞荣退休前一直从事销售工作,每天都忙于和顾客交流,退休后的生活在她看来过于清净,让她一时难以习惯。经过深思熟虑,她经营起一家地板店,从选择店址、前期准备工作都是她一人忙碌。每天在忙碌之余,她开始研究视频剪辑、抖音拍摄等技术。“不是因为经济压力,是不想天天在家闲着。我觉得自己一点都不老,在工作中让生活保持年轻态。”王飞荣说。
“60岁,在我看来这个年龄还是‘大小伙子’,我身边这个岁数的人有的还在外面闯。”谈及当下的退休年龄,61岁的李宝华认为这个年龄只要身体允许,依旧可以打拼。
求职“碰壁” 岗位较为单一
“托人问过几个事,都是保安、保洁这类的,一些与自己专业对口的,有的一听我这岁数,都拒绝了。”60岁的桂贤树表示,平时他会用手机浏览些招聘信息,但是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有限,再就业就打了退堂鼓。采访中,不少老年人表示在“再就业”中碰壁,职业选择十分受限,仅有保洁、保安、洗碗工这样的基础岗位可选择。
连日来,记者登录多家知名大型网络招聘平台,发现就浔城地区而言,年龄可涵盖到50至60岁的招聘岗位相对较少。采访中记者发现,我市老年人求职主要以熟人介绍、社区张贴的招聘信息等线下方式为主。大部分网上招聘平台没有开辟老年人专区,有的虽标有“招聘退休人员”字样,但大多是保洁、保安、做饭等岗位,退休老人想顺利再就业,面对的不仅是工作岗位数量少,还有年龄限制、身体状况受质疑等阻碍。
“企业不愿找岁数大的,这个可以理解,万一出点闪失,都是麻烦事!”刚退休不久的赵芳华告诉记者,退休后她找工作也没太高的要求,只要适合自己就行,她把希望寄托在身旁的亲朋好友关系上。
老有所为 期盼再就业“第二春”
“我们身体都很硬朗,希望社会可以多关注老年群体求职的问题,帮助更多有求职意向的老年人获得再就业机会,能有更多适合老年人的岗位。”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求职的老年人年龄普遍在50岁至63岁之间,仍有精力和活力,重新返岗工作是他们对生活抱有积极性的体现。
针对老年人再就业,从业多年的职场顾问张峰表示,伴随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推进低龄老年人再就业,“银发族”再就业或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在浔城就业中,对于大部分老年人,可能还是存在一定障碍,老年人应该尽量选择正规、可信的就业平台。一些老人选择熟人介绍或线下招聘,一定要注意签订正规的劳务合同,建议老年就业者购买意外伤害险,并建议用人单位购买雇主责任险。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身处老龄化社会,期待更多人客观理性地认识老年人再就业,给老年人提供新的发光发热舞台,助力老年人施展拳脚,让夕阳红更加充实。”不少老人这样期盼。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金璐 文/摄)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左丹
责编:刘芸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