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琼芳
闲时翻看书柜,那上面摆放的一个个透明的玻璃奖杯,一本本红色的荣誉证书映入我的眼帘,猛然回忆起那些曾经参加演讲比赛的时光。
2011年,我代表单位在南昌参加完集团公司文化案例比赛后,跟着同行的主任和同事到了九江。在九江我有很多电力学校的同学,我约了一个女同学见面,当时我剪了一个波波头发型,脸上妆容还未卸,穿一条红色紧身连衣裙,左胸前还别着一朵花,她见我穿得那么正式,便问我咋穿这么美这么有气质,当她知道我上台演讲的事,真不是一般的惊讶:“不可能吧?你在学校时那么内向的?”
我微微一笑说:“万事皆有可能!”
还记得第一次上台参加单位的演讲比赛是2005年,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当时太紧张。
那一年部门主任找到我,他说:“你在单位晚会上唱歌唱得不错,如果参加演讲应该不会有问题,这次的演讲比赛你来参加。”我一下懵了,找各种借口推辞。他多次把我叫到办公室去说这事,最终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拿到稿子的那一刻,真没信心,只想着就背吧,背得滚瓜烂熟,至少台词不会错。我是个不服输的性格,喜欢和自己较劲,既然选择做的事就一定会拼尽全力做好。
比赛前,为了给我练胆量,主任把整个部门的同事都集中在一起,当时我把整篇稿子一字不漏地背下来了,主任和同事们都惊讶不已,没想到我会如此认真地对待,他说:“你这么上台绝对没问题,只要稍微注意表情就行!”
我还是胆颤心惊,为比赛的事居然连续多日失眠。工会一个女同事跟我说:“别紧张!你要相信自己可以,既然你可以站在演讲台上,那么你就是最优秀的那个,加油!”
在她的不断鼓励下,我似乎找到了一丝自信。
参加比赛的有十多个人,我是第六个上台。从比赛开始一直到结束,我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处在高度紧张中,腿一直不停地颤抖。幸好当时演讲台上有桌子,腿正好可以靠着桌子,似乎找到了一个令我安心的依靠。关于稿子的内容我不担心出错,早已烂熟于心。至今我都能清晰地记得,当时站在台上那几分钟就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台下同事们那一双双审视、犹疑的目光盯着我,我紧张、羞涩,心狂跳不已,只盼着快些结束。那时年轻,化了妆,应该是漂亮的,穿了一条白黄相间的连衣裙,脸上应该是紧张得忘记了微笑,然而并没有影响演讲效果,下台时热烈的掌声不断,领导同事们纷纷夸我有天分,居然获得了第三名。
自那后,单位每次派去南昌上属公司的演讲比赛都会让我参加。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做事踏实认真,而且年轻,形象气质好,为了单位的荣誉,好好努力吧!这对你今后在单位上的发展也有好处。”
于是,我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锻炼机会,上台对我来说再也不会紧张。每次拿到稿子,我会先背得烂熟,再对着镜子练习表情和手势。我也很清楚,无论我参加哪里的比赛,代表的是单位的形象,从不敢有半点马虎。单位的院子里有个很繁华宽敞的舞厅,话筒音响效果非常好,我经常连续一个月在舞厅里练习稿子,并配合音乐声,可谓是苦练。
2008年冬,省集团公司组织巡回演讲团,集团下属的每个单位选派一个,单位领导选了我。我们先到南昌集合,进行了首场演讲,接着驱车到萍乡电厂、丰城电厂,最后到抱子石电厂和我们电厂,每到一个地方,食宿待遇极高,但是我却晕车晕得厉害,再多山珍海味摆上桌也难以下咽,几天下来整个人瘦了一圈。幸运的是,同行的女孩对我很照顾。那次巡回演讲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锻炼过程,其中有一个女孩是演讲高手,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与她之间的差距,无论是从台风还是现场效果都比我高出不止一个档次。
之后的每次参赛我更加努力,无论从词句的抑扬顿挫、演讲的激情、表情与手势,还是上台的台风,反反复复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我参加了集团公司举办的第一届企业文化案例,十八个单位三十名选手,我获得了三等奖即第四名。紧接着集团公司又举办企业文化案例巡回演讲,选了前十名参加,我又跟着集团公司的队伍分别到集团旗下的丰城电厂、赣州康大高速、瑞浔高速、新余燃气公司、九江二桥等,一场又一场的演讲锻炼,我甚至连紧张是何滋味都不知道了。
这几年也断断续续参加过不少比赛,别人对我的演讲评价是四个字:声情并茂。
虽然过于褒奖了,我权把它当作对我演讲的一种肯定与激励。
此刻回首那些演讲的时光,心中感慨万千。我从一个上台紧张怯场的女孩蜕变成一个落落大方的不惧演讲者,这中间除了自己辛苦的付出,还得感谢当年那个部门主任,是他改变了我,同时也让我懂得了什么是“事在人为”。
这世上真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愿努力向上的心。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刘芸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