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矿山带来发展“绿动能”

2021-12-02 17:19:30   掌中九江
浏览量 64089

“金山银山也是绿水青山”,初冬,走进九江市柴桑区城门湖畔的城门山铜矿,满目青翠、空气含香,这个已有17年开采历史的矿区,彻底打破了矿山“脏乱差”“尘土扬”“污水流”的刻板印象,今年1月,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绿色矿山名录库,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

“绿色矿山”的硕果少不了背后的诸多努力。近年来,柴桑区以矿业转型、绿色发展试点工作为契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启动了省级绿色矿山创建试点工作。目前,已投资2480万元,用混喷植生、固土植生、中和酸性土壤等方式,对露天采场、尾矿库进行闭库土地复垦、复绿,矿区绿化植被覆盖率100%。湖边新修一条绿道,临水面种草植树固土,实现了水土保持;启动尾矿综合利用项目,用尾矿边角料生产混凝土拌合料等建材,“三废”治理实现了利用、安全处置或达标排放。同时,建立了“日推进、周调度、月报告、季督导”工作机制,完善了相关设备设施、配备专职人员,落实车辆自动冲洗、洒水降尘、运输防抛撒、湿式凿岩、绿网苫盖等厂区全面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做到粉尘不出工作面、采掘点。

企业积极探索绿色矿山创建新路径,坚持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大力推广采选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工业水循环利用模式,提升硫精矿指标,得到46%高硫精矿,回收率提高近20%,解决了困扰矿山多年的难题;采用废水深度处理工艺,优化回水供应系统,挖潜回水利用空间,选矿工业水复用率连续三年达96.97%以上;已建成7500m3/d废水深度处理系统,6000m3/d外排水处理设施,减少废水排放量,节约了新水成本。列入九江市首批国控水资源24小时在线监测点,企业实时调控水资源消耗,取得良好的节水效果;实施环保、在线能源、自动化控制等节能降耗数字化管理,主要耗能设备均为国内先进技术的高效低耗节能型机械、电气产品,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生态型、环保型、安全型、数字化”绿色矿山产业生态链正在形成,提升了“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我们持续给矿山披绿‘美颜’,带领员工护湖队,在汛期巡查矿区湖岸,清理水边垃圾漂浮物,如今水环境美了,大家心情舒畅,矿山变青山,矿区成景区,大家更有干劲了。”企业湖长但新民介绍道。

目前企业年销售收入5.57亿元,创税7.11千万元。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反哺社会、矿地和谐共建,近十年,持续加大周边群众教育、就业、交通、生活等帮扶力度,补偿征地拆迁居民点群众,建设了多个居民安置点,为周边乡镇修路建桥,在传统节日向“结对子”贫困户送上生活用品,投入近四百万元完善村庄生活设施,提供了一百多个就业岗位,宣传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矿山示范点的创建,是柴桑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守护一湖清水,打造青山、绿水、蓝天、净土的生态矿区,探索生态环境保护新机制,构筑起一道生态保护屏障,为柴桑区的绿水青山谱写更加绚丽的绿色篇章。


叶琼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陈沽玥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责任编辑:柳飘蕙

审校编辑:张江艳

值班总编: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