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每天7小时“魔鬼训练”!九江体校散打队向省运会发起冲击

2021-08-25 15:34:17   掌中九江
浏览量 39217

点击观看视频↓

何立接手散打队只有不到两个月,焦急正写在他的脸上,“我们整体实力不算强,现有队员也存在很多不足,必须抓紧时间训练。”8月23日上午9时,在他的号令之下,队员们从操场走到训练馆集合,随后穿上防护服,开始了紧张的分组对抗,“我们现在每天训练接近7小时。”


魔鬼训练向奖牌冲击

散打源自于武术,是一种利用摔、踢、打等攻防方法来徒手对抗、制服对方的一种格斗项目,在体育项目中它比较“冷门”。九江体校散打队组建于2012年,只参加过上一届景德镇省运会,并拿下所有14枚金牌中的2枚,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市体校副校长陈猛介绍,相较我省其他地市,九江市开展散打项目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成绩也不错。

然而,随着近几年队伍的的新老交替,目前九江体校散打队16名队员大部分是去年才入队的新手,其中省运会的适龄队员只有14人。明年省运会散打项目设有2个级别共18枚金牌,按何立的说法,以目前队伍的实力,想要冲击奖牌存在难度,“队员训练时间不长,在技术、拳法、体能上存在明显的短板。”为此,他特别制定了每天近7小时的“魔鬼”训练计划,“我们没有给队伍设定具体的目标,只是尽全力去带、去练,尽全力向奖牌发起冲击。”


散打运动智慧与勇气并存

散打比赛队员们看似在凶猛地“拳打脚踢”,然而何立认为这些运动非常讲究技战术,是“智慧与勇气并存”。他向记者介绍,散打的技战术分为防守、抢分、迎击、反击,运动员只有击打到对手的胸部、大腿、护头等部位,才能获得有效得分,在击打时要求充分发力,裁判会根据护具发出的响声大小来计分,而且攻防转换就在电光火石之间,运动员在踢腿、挥拳的同时就要对下一步的动作做出预判,“思维要有连贯性,大脑要保持高速运转”。

根据散打运动的特点,何立为每一位队员量身定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及内容。例如今年14岁,42KG级的队员张义梁,速度快、动作敏捷,但是腿部力量不足。何立要求他打主动进攻,积极抢分,让他每天进行单级跳、跳远练习,在对抗训练中还会用具有弹性的阻力带绑住他的双腿,目的是为了锻炼力量,促进他腿部持续发力。何立还会找比张义梁大一个块头的队员来与对他对抗,目的是为了让他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重心,提升防摔倒能力。

今年17岁60KG级的队员庆钧宇则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他力量大、爆发力强,习惯先“挨打”,再伺机进行反击。可是,在训练过程中何立却发现他思维不够敏捷,在有效的反击得分之后,会突然“短路”,无谓的动作偏多,反而被对手再抓反击得分。对此,何立特别设定了“条件实战”,在训练中假设庆钧宇已经得分,这时要求他做出强有力、组合型的反击,以彻底击垮对手、杀死比赛。


练散打的不能“没脾气”

何立是散打运动员出身,也深知练这项运动所承受的艰辛。目前,散打队全体队员在体校住训,生活、训练有条不紊,队内气氛和谐。但是也不免会有队员对长期的艰苦训练产生疲劳,甚至恐惧心理。何立一方面会积极对出现这种情况的队员进行“心理按摩”,找他谈话、鼓励他,如果队员实在不想练,会让他适当的放松,自己调整状态。另一方面也会使用一些强硬的手段,“他今天打赢了你,你难道不想打回来?”“你如果不努力练,就一直等着挨打”,通过这些“压迫式”的语言,促使队员们将自身的潜力尽可能的释放。“我们练散打的不能没脾气,一定要有不服输、顽强的个性。”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散打运动的逐步普及,我市已经有3家散打俱乐部,不少年轻人参与练习散打使之成为自己的防身技能。何立说道,散打有一定实用性,可以用来防身,练习过程中还能不断增强自信心,培养坚强的品格意志。他计划近期到各个俱乐部去走访,挑选优秀的苗子,壮大目前的队伍,为明年的省运会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赵岑雨/文 刘家/摄 邓晨瑞/视频)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责任编辑:吴雪倩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