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鬼才魏明伦先生曾这样赞誉华西医院 “堂堂医院,大夫白衣天使;巍巍学府,教师红烛精神”。医生是这里的天使,老师是这里的红烛,我们的导师既是临床大夫也是科研工作者又是教师,所以注定他们个个是医疗界的“苦行僧”。
华西老师们谈起临床或学术往往乐此不疲,例如,一起分享一个好的读书报告,老师洋溢着的清澈的眼眸仿佛告诉我:畅快吧?这一个小时竟比看一部好看的电影还过瘾!
说到组会,我们是既爱又怕。开组会时,导师会经常提问,以至于每次组会从召开前几天到召开时都战战兢兢,若是论点被老师反驳的话就更是如此。但是,组会也是我们跟近距离接触导师的时候,导师会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由临床到科研、又由科研转化到临床实践,引导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又爱极了组会的。每次组会开完,我们都像打了鸡血一样,解决方案似乎永远会比问题多,有的调整一下方案可能会有更好的结果,一个新临床研究出发点或便由此诞生。
临床的导师因白天需要正常开展临床工作,所以我们的组会都是定在晚上七点开始,结束时常常是深夜十一点,那时候医院小门都锁门了,我只有绕道走大门回宿舍,皓月当空,走在华西医院别有一番滋味,星辰大海不也很好吗?也难怪我们课题组的名称就是“星空下的研究与沉思”,估计导师早早就畅想过了医学人的天与地,才给我们许下这一片星空吧?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是华西导师的育人方式,我们心领神会,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