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而柴桑区兴岳坊“中医夜市”的热度依然未减,艾灸、推拿、拔罐、药膳、茶饮、文创等中医特色“礼包”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体验,让这片曾经的空地很快跃升成当地“夜经济”新地标。这一转变的背后,是该区畅通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建言渠道,聚力推动“金点子”变成“金豆子”的生动实践。
今年年初,区政协通过进一步畅通协商表达渠道,推动农工民主党柴桑区总支“加快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的建议,分别在市、区政协大会上作了书面交流发言和口头发言,经委员们梳理汇总,大会发言随即转化为集体提案,并被列为年度重点提案,交由区卫健委、区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办理,推动了“推广赣产道地中药材无公害精细栽培和优质药材‘三无一全’”“挖掘中医药文化、医疗、保健、养生等方面的潜能,实现产业跨界延伸”等意见建议得到较好落实。
“8月28日,一批来自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走进我区兴岳坊江康养膳堂,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中医药文化之旅,通过体验中医推拿和理疗、品尝传统中医药膳等方式,深切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区政协委员、区总医院中医医院院区党委书记骆飞说道,并表示将常态化举办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促进对外交流互鉴,不断扩大中医药国际间传播的影响力。
据了解,柴桑区围绕本土道地药材及“赣十味”品种,重点建设了金丝皇菊、蔓荆子、金银花、山楂、平卧菊三七等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和种植生产基地,不仅推动了中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还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依托九江金蕾中草药种植基地和仙客来灵芝园,在促进中医药文化与旅游、研学、康养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提升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深化中医人才传承培养、加强中医领域政策保障等方式,为中医药人才梯队和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柴桑区政协将继续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加强与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党外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群体的交流互动,邀请其与委员们一道参与政协调研视察和民主监督等活动,并在大会发言、专题协商中优先安排发表意见,共同为推动地方发展和改善民生福祉献计出力。
(九江日报记者 罗楚鹏)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实习编辑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