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第二十六个记者节当日,一场“回望百年新闻初心,传承乡土文化力量”——纪念黄远生诞辰140周年活动在新合镇涌塘村温情启幕。

作为“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记者”,黄远生先生在新旧思潮激荡的年代,以笔为剑、以思为炬,提出“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的“四能说”,为中国新闻事业现代化转型奠定重要基础。他的通讯作品紧扣时代脉搏、饱含家国赤诚,既揭露社会积弊,又传递民众心声,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情怀,穿越百年依然熠熠生辉。活动现场,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先贤后裔的莅临——黄远生先生嫡孙、上海交通大学黄上腾教授夫妻二人,与西安交通大学黄上恒教授夫妻二人,跨越山海奔赴故土,分享家族记忆中的黄远生先生,还原其鲜为人知的职业坚守与人生轨迹,让在场者近距离感受先贤后裔的儒雅风范,为学术盛会增添了浓厚的温情与厚重感。

在学术研讨环节,来自各地的教授学者怀揣对新闻事业的赤诚与学术严谨,围绕“四能说”的当代价值、黄远生新闻通讯创作成就及现代启示展开深度交流。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今天,“四能说”仍是新闻人的核心素养指南:独立思考的判断力、扎根一线的行动力、倾听民声的共情力、锤炼精品的表达力,正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应对舆论生态变化的关键能力,思想碰撞间,经典传承焕发新生,为记者节注入了深刻的学术内涵。


对涌塘村而言,黄远生先生更是融入乡土记忆的精神荣光。自2021年起,在新合镇党委、政府主导下,涌塘村利用原涌塘小学闲置校舍,启动黄远生故居及纪念馆建设。2023年11月8日第24个记者节,故居(内含纪念馆)揭牌开放,通过“远生历程”“远生思想”“远生家族”三大板块,系统展示先生生平与理念;2024年记者节,一楼扩建二号馆并矗立黄远生塑像;2025年新增报刊专馆,收藏100余份相关报刊杂志,让纪念更具质感。与此同时,“远生文化”持续延伸辐射:2021年12月,黄远生雕像落户柴桑区两中心广场文化园;2023年6月,远生公园正式落成;远生路牌同步推出,形成“故居—公园—雕像—路牌”的文化传播矩阵,成为保护传承柴桑历史文化的生动实践。
(桂孝树 九江日报记者 洪永林 文/摄)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