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市“码上办”治欠薪真硬核!投诉从67条降到2条

11月5日 09时 阅读 30172

“真没想到,扫个码,3天就拿到拖欠工资,不用跑部门、不用多跑腿,动动手指就成,这服务真是做到我们心坎里了。”近日,庐山市一在建项目农民工反馈维权结果时,言语里满是认可。这背后,是庐山市聚焦农民工“急难愁盼”,以“投诉零跑动、服务零距离、违规零容忍、工资零拖欠、处置零障碍”为核心,推动欠薪治理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庐山市聚焦农民工工资支付“关键小事”,系统重塑欠薪治理体系,推动劳动维权工作提质增效。打造“投诉零跑动”体系,实现维权“码上快办”。针对传统维权“跑断腿、耗时长”痛点,庐山市在九江地区率先构建“维权二维码+专项工作群”联动机制,出台配套监管制度,形成“一码一群”快处模式。通过官方平台宣传与项目现场张贴,确保维权入口“一触可达”,农民工扫码即可提交诉求,人社专员即时响应办结,实现“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

  践行“服务零距离”理念,推动服务“主动上门”。打破被动受理模式,将工作触点延伸至项目一线。面对西牯岭廊道项目因工程中止引发的复杂连锁纠纷,主动担当作为,4次牵头协调业主与施工单位,推动达成一致并解决下游款项支付;协调解决南康古城挖机租赁与合伙承揽纠纷,累计化解各类矛盾10余起,用“零距离”服务传递民生温暖。“我们秉持将心比心的态度和马上就办的作风,把维权窗口搬到工地门口,把民生温度送到劳动者手中,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就在身边。”庐山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说。

  严守“违规零容忍”底线,强化执法“铁腕震慑”。建立“分类处置、梯次问责”机制,在案件查处中,严格区分责任主体,为根治欠薪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执法保障。对东林莲院项目业主单位人工费拨付不足问题作出行政处罚,对西牯岭廊道项目施工单位启动处罚程序,将人民医院迁建项目3家涉嫌犯罪的分包单位移送庐山市公安局立案,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锚定“工资零拖欠”目标,筑牢支付“制度防线”。建立“制度保障+过程监管+阳光操作”机制,出台《庐山市在建项目工资支付管理实施细则》,创新实施“三必须”管控:项目开工前,必须足额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开设专用账户,资金筹措到位的要求一次性拨付20%人工费;款项拨付前实行总承包单位、业主单位、包挂领导三级承诺制;工资发放前执行“线上+线下”双公示制度,确保支付流程全程透明。自体系运行以来,已对5个拨付不足项目发提示函,实现欠薪隐患早发现、早干预。

  畅通“处置零障碍”机制,提升化解“响应速度”。立足数字化转型契机,打造“监测预警、联动处置、闭环管理”的现代化治理模式。线上依托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建立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抓取数据,对工资延迟发放、专户资金不足等风险自动预警。线下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预警线索开展“点对点”精准核查,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完成41名工人工资支付情况核实。建立“诉求接单—联动处置—结果反馈”闭环,将欠薪问题平均响应时间从7天缩短至3天内,快速化解13起欠薪问题,涉及金额11.39万元。

  庐山市通过建立“二维码+全链条”维权机制、推行“线上+线下”双公示制度、构建多部门协同执法格局等务实举措,实现欠薪投诉量大幅下降,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截至目前,该市12333热线欠薪投诉量由1~7月的67条降至8月以来的2条。庐山市还将持续深化“五零”工作法,扩大二维码覆盖、压缩响应时限,完善监管机制,筑牢农民工工资保障线,让“薪有所保”落到实处。

(九江日报记者 张新红)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