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营商”全媒体平台点赞推介九江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经验做法

11月1日 11时 阅读 32854



新注册外资企业增长18.52%,实际使用外资激增142.37%,释放“投资热度”;入企检查频次下降80%,减免罚金额超6500万元,彰显“监管温度”;为2.6万户小微企业投放330亿余元信贷,办结3300余件涉企诉求,见证“服务力度”;综合信用指数全国排名跃升70位,其中20个三级指标全国排名第一,诠释“信用高度”……一组组跃动的数字,一幕幕生动的实践,勾勒出九江聚焦提升企业感受、以“环境之优”促“发展之进”的清晰轨迹。

今年以来,九江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持续推动制度变革与服务重塑,奋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今年前三季度,九江市GDP同比增长5.5%,经济运行态势稳健,浔城大地处处生机勃勃。



凝聚工作合力 共筑营商环境“高地”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更是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九江深知其重,笃行不怠。


年初,一场高规格、大规模的营商环境专题调研全面启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等多名市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基层一线,与122家企业、185个部门面对面交流,接连召开商协会、金融机构、执法部门等多场专题座谈,倾听真实声音,共收集问题建议658条。


找准病灶,方能精准发力。九江高规格召开全市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动员大会,出台《九江市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方案》,部署涉企监管规范整治、涉企融资提质增效、涉企服务对标提升、涉企投诉动态清仓、涉企违规打击纠治等“五大专项行动”,全面吹响了优化升级营商环境的“冲锋号”。“我们要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始终与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用好改革创新这把‘万能钥匙’,全面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质,让各类经营主体在九江安心扎根、舒心发展,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贡献更大力量。”动员大会上,九江市委书记刘文华的讲话掷地有声,令人心潮澎湃。


该市将“五大专项行动”细化为30项重点任务180项具体举措,创新建立“五个一”推进机制,即“一项重点任务、一名市领导领衔、一个部门牵头、一个工作专班、一项专项方案”。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每季度听取汇报,层层压实责任。市直部门提出603项硬招实招,各县(市、区)打造49项“一县一品”特色项目,市级主流媒体开设“优化营商环境我们在行动”“一把手”电视访谈等新闻专栏。九江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推进力度和宣传氛围,推动营商环境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形成了市县联动、部门协同、政企携手、企企共赢的良好局面。


规范涉企监管 营造“安心经营”环境


“今年以来,我们确实感觉到,相关部门指导服务多了,入企检查少了,企业的负担更轻了。这样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更加安心、更有信心,也能把更多精力放在生产经营上。”江西兄弟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正义感慨道。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是建设服务型政府题中应有之义,九江直面“行政扰企”问题,大力规范执法监管,为企业减负松绑。


自今年5月1日起,九江明确每月1日至25日为“安静生产期”,原则上未经批准不得入企检查。确需开展的,须提前审批并扫码登记。政策实施五个月来,入企检查仅1164户次,同比下降超80%,“无事不扰”从理念落地为常态。


在执法方式上,九江全面推进柔性执法。20个部门联合明确“首违不罚”及轻微违法免罚事项714项。今年1至9月,全市适用减免罚案件13万余件,减免罚金额超6500万元,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首创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快速处理中心,案件平均处理时间从30天压缩至7天,获国家有关部委肯定。创新监管模式亦是九江亮点。全市设立104个企业行政检查监测点,发布33项非现场检查事项,十大重点领域合规指导意见同步出台。19个执法部门制定“无事不扰”正面清单,实现对守法企业“零干扰”,对风险精准预警,执法效能显著提升。


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九江健全增信制度,优化修复流程,创新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合规建设提示书“三书同达”。截至9月底,修复行政处罚信息2626条,同比增长108.7%;归集信用信息663万条,增长31%。综合信用指数全国排名跃升70位,20个三级指标摘得全国桂冠。


巧引金融“活水”  润泽实体经济“沃土”


江西雾上春茶业有限公司新建生产线年产150吨黄大茶,每日需收购8000到1万斤鲜叶,流动资金需求迫切。“生产高峰时,每天收购鲜叶至少需要20万元现金,流动资金不足曾让我们束手束脚。”公司董事长张文军坦言。


转机来自九江市推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银行金融机构主动上门服务,评估该公司生产线未来一年黄大茶收益后,迅速发放200万元贷款。“接下来,我们准备邀请专家指导茶园业主管理高档茶园,并签订明年的购销合同,规划生产更有底气。”张文军对明年的生产计划信心十足。


融资难、融资贵,特别是抽贷、断贷、续贷难,是企业反映的痛点。九江精准施策,引金融活水,润实体经济。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九江市强化融资协调机制,成效显著。截至9月底,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10%;累计为2.6万户小微企业授信380余亿元、放款330余亿元,落实无还本续贷余额260余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该市持续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基本实现融资担保业务县域全覆盖。市担保集团与28家银行合作,累计为330余家企业发放续贷周转资金15亿余元,政策覆盖面同比增长233%。


在产业链金融方面,九江实现“9610”产业链及各县(市、区)首位产业信贷产品全覆盖,推出特色金融产品33个。组建“1+3+N”科技金融联盟,通过投贷联动支持科技型制造业企业融资28亿元,引导银行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0亿元。截至9月底,制造业贷款增速12.7%。


全面优化服务 释放发展“倍增效应”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核心所在。九江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难点堵点,以改革破题,提升服务效能。


今年以来,该市不断强化用工保障,认真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等政策,为上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7300万余元,为1217家重点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用工服务。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跨省通办”,新增合作区域4个、项目25个。首创工程建设领域劳资专管员制度,推动欠薪治理从“治欠”向“防欠”转变,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九江市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56个“一件事”上线运行,其中14个涉企事项实现全流程办理。工程建设项目“一窗受理”,全流程电子化申报将时限最快压缩至12个工作日,缩减73.33%。“云踏勘”实现市县全覆盖。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119个事项283份材料可容缺办理;上线“证明直通车”,43项证明免提交或线上开具,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向优而进,向江图强。该市不断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九江港口岸扩大开放至瑞昌、彭泽港区,形成沿江全贯通开放格局。今年1至8月,货物吞吐量1.57亿吨,增长10.37%。创新“离港确认”“船边直提”等模式,转关单占比稳定在95%以上,降低企业运输成本超30%。“沪浔快航”助力集装箱航线增至20条,今年1至8月集装箱吞吐量65.76万标箱,增长13.01%,开放能级持续跃升。


该市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通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24件、增长13.7%,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同比增长24.57%。与34城共建“益企维”保护联盟,新引进6家五星级代理机构;坚持刑行联动,立案一批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形成有力震慑。


“小微企业破产案件审理时间同比缩短20天,立案审查周期压减至5个工作日,高效办结无产可破案件50余件。”九江法院营商专班负责人桂桂介绍。该市不断完善破产审判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小微企业破产案件审理指引》,健全立前研判、债权文书“赋强公证”、公益清算强制退出等机制,积极探索无产可破案件“承诺制”改革。


聚焦企业关切 推动诉求“动态清仓”


“当企业遇到问题的时候,帮扶专干会及时帮助我们解决各种难题,大大地提高了我们企业的运营效果。”江西华旸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李忠如是说。精准服务如同“及时雨”,助力企业跑出发展“加速度”。今年1至8月,该公司已实现营业收入2136万元,超过去年全年总和。


企业诉求办理的效率和满意度,是营商环境最直接的“试金石”。九江坚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推动存量问题清仓、增量问题快结。


——加强政企常态有效沟通。整合12345、12315、民声通道、营商专班等涉企诉求反映渠道,推进“一线应答”。深入开展“千个部门帮千企”“千企万户大走访”等活动,创新搭建“浔商旬谈·亲清连心”政企恳谈、“走进商协会”等政企沟通平台,推动“来诉即办”转化为“未诉先办”。今年已举办“浔商旬谈”14期,89家企业报名参与,发现并办结问题198件,办结率100%,回访满意率95%。


——提升涉企诉求办理质效。充分发挥营商环境专线、媒体监督、社会监督等作用,采取跟踪回访、提级交办、重点督办、线索移交等方式,化解一批“老大难”问题。今年以来,累计收集涉企诉求3300余件,办结率超98%。


——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延续惠企存量政策,出台氢能“19条”、高新技术企业“20条”、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增量政策,延长政府采购中小企业预留份额年限,累计在线兑现惠企资金超50亿元,以“真金白银”赋能企业发展。


多措并举护航 保障企业“轻装上阵”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九江紧盯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重拳整治,坚决破除壁垒,打击侵权行为。


——大力促进公平竞争。在全省首批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加快清理不当市场干预行为,持续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深入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等整治行动。今年截至目前,已审查政策文件591份,修改废止108份;清理废止招商引资不合规政策12个,有力维护市场秩序。


——重拳整治招投标乱象。全面清理不合理制度规则,着力破除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障碍。今年已摸排项目3200余个,查摆问题项目1100余个,向公安、纪检移交线索360条,分十一批次公开曝光44起典型案例。


——依法打击涉企侵权。坚决纠治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和乱罚款、乱收费、乱检查、乱查封等“两违四乱”行为,严厉打击涉审中介违规和牟利性职业索赔,依法整治网络侵权信息,切实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从精准的政策供给到贴心的服务保障,从审慎的监管执法到透明的法治环境,汇聚优质要素,积蓄发展动能,一个更具吸引力、竞争力、创造力的营商环境新高地正在长江之滨加速崛起。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九江将始终以经营主体感受度为标尺,不断刷新“浔商满意”底色,持续巩固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成果,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江西日报社江西营商全媒体平台)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