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医养融合”绘就幸福养老新图景

10月27日 17时 阅读 33676

金秋时节,永修县康养中心的老人迎着晨光练习养生操,笑语盈盈间,一幅“医养融合”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该县以创建医养结合示范县为契机,创新“医中融养、养中融医”模式,破解养老难题,让夕阳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尊严。这不仅是对老龄化社会的积极回应,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织密服务网络,托起“家门口”养老。永修县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体系,形成无缝覆盖的医养服务网。县级层面,县人民医院老年医学诊室开放床位30张,专业团队28人,2025年已收治患者1200余人次;县中医医院则主打康复和中医药养生,开设治未病科,为老人量身定制诊疗方案。

乡镇层面,18家卫生院开设床位378张,燕坊镇康养中心创新“楼上养老、楼下看病”布局,实现医养零距离。村级领域,42个行政村试点“医养结合站”,整合卫生室与活动中心,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综合服务,让农村老人乐享晚年。

这三级网络,犹如根系深扎,撑起城乡养老“参天大树”。

数字引领,打造高效服务新模式。永修以科技为笔,勾勒“智慧医养”新篇章。投入360万元建设的智慧养老平台,为5200余名老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通过智能手环和一键呼叫设备,实时守护健康。

平台负责人介绍:“求助响应15分钟内上门”,今年已处理紧急求助136次,开展上门服务2800余次。同步开通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让护士入户问诊,累计服务658次,满意率高达98%。数据驱动下,养老服务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关怀”,效率与温度并存。

专业队伍,筑牢服务根基。人才是医养融合的“硬支撑”。永修县积极开展养老护理人员培养,已通过定期培训提升262人次技能水平。激励机制上,对工作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入职补贴,并为持证人员提供月津贴。

永修县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让养老护理员成为受尊重的职业,永修正构建完善的发展体系,吸引青年才俊投身银发事业。

这支队伍,如春风化雨,滋养养老沃土。

多元供给,点亮幸福晚年。针对老人多元化需求,永修推出个性化服务。中医药康养融入日常,全县养老机构提供艾灸、推拿等中医技术,县中医医院专家月度巡诊,守护健康之本。

全县“心灵呵护”计划培训58名心理专员,为860位老人建立心理档案,驱散孤独阴霾。“记忆关爱”项目在3个社区试点,配备专业器材,开展认知训练,为失智老人点亮心灯。

傍晚时分,活动室歌声飘扬,康复步道身影悠闲,这不仅是服务,更是对生命尊严的礼赞。永修县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涂云竹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延伸,惠及更多老人。”

(通讯员龙昌洲、郑文斌)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许钦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