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麂鸟共舞绘鄱湖

10月20日 15时 阅读 30248

10月16日,秋日晨曦微露,鄱湖草洲薄雾轻笼,9只黄麂悠然涉水,与越冬候鸟翩跹共舞,这幅罕见“生命画卷”,在九江市永修县吴城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朱市湖悄然定格。

摄影爱好者程应明历经多日蹲守,终以镜头捕捉这灵动瞬间:“麂影轻触湖面,惊起群鸟盘旋,如自然交响曲奏响和谐乐章。”

这幕麂鸟同框奇观,非一日之功,而是永修县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缩影,见证着吴城从候鸟驿站蜕变为生物多样性的“天堂客厅”。

朱市湖作为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现在已成为麂鸟共栖乐园,源于永修县构筑的“铁三角”保护体系,该县推行“林长+候鸟和湿地保护”三级网格,县乡村林长全域巡护,12名转产渔民化身“护鸟卫士”,政府社会合力筑牢屏障。同时,打造“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无人机巡航与AI识别平台实时追踪物种动态,成功记录到兽类活动激增,印证生态系统蓬勃复苏。

2014年以来,永修县累计完成中央财政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项目109个,投入资金3357.73万元,修复湿地34.04公顷,湿地“地球之肾”功能全面激活。通过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补偿面积逾20万亩,惠及全县2.67万人次,人鸟争地矛盾锐减。

保护成效显于数字。仅2024年11月的监测数据显示,永修县吴城镇迎来60种候鸟超16万只,较2018年增长近3倍;全球98%的白鹤东部种群于此栖息,鸳鸯等珍稀物种首现并自然繁育。

麂鸟同框非偶然,而是食物链优化与生物多样性“从单角到多元”的飞跃,湿地修复吸引候鸟,兽类随生态链丰富回归,打下“共舞”基石。

生态红利润泽民生,吴城候鸟小镇居民张建国感慨:“早年湖面荒寂,如今家门口成‘白鹤天堂’!”他的农家乐年入十万元,实现“保护-开发-惠民”的良性循环。

今年以来,吴城候鸟小镇接待游客170万人次,衍生出多家农家乐,绿水青山真正化作金山银山。

麂影掠过鸟羽,湖水映照蓝天。吴城候鸟小镇奇观是永修探索“两山”理念的鲜活注脚,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邃哲学——生态非牺牲发展,而是互哺共赢。

如今,在永修,每一帧同框皆为对自然的礼赞,每一次振翅都是绿色发展的铿锵号角,正挥毫续写生态文明的时代华章。

(掌中九江通讯员 郑文斌 汪顺英 曾祥瑞/文  程应明/图)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