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晚,九江市体育中心的灯光骤然点亮,3万名球迷的欢呼声浪先于比赛炸开。当身着红色上衣的九江职业大学学生们迈着齐步踏入绿茵场时,看台上的蓝色海洋瞬间沸腾——一场融合热血与情怀的歌舞表演,为即将到来的关键之战拉开序幕。
动感的音乐响起,学生们舒展肢体,活力四射的啦啦操将赛场温度节节推高。“让我们举起胜利的手啊,让我们唱起胜利的歌!”8名歌手的合唱突然穿透喧嚣,著名音乐制作人郭峰创作于2008年,为奥运选手加油的歌曲——《胜利》在球场响起。这首曾献给中国男足、承载着“逐梦不止”信念的老歌,此刻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九江队正冲决赛,这首歌里的‘一直向前’,就是我们想对球队说的话。”节目编导杨璇的声音里满是期待。2002年国足晋级世界杯时,郭峰曾借这首歌寄语球队“持之以恒追梦想”。如今,这份奋进的力量穿越时光,成了九江球迷为家乡球队注入的精神底气。
前曲余音未散,另一支旋律已悄然流淌。当“长江浩荡,奔涌在浔阳边”的歌词响起,全场球迷几乎同时起身,3万道声音汇成共振:“庐山巍然,信仰永不退却;时刻战斗,胜利只为九江!”这首《胜利!为九江》,是九江胜利塔球迷协会会长刘江的心血之作。
“当年听《只为大连》时就想,九江也该有首自己的战歌。”刘江回忆,协会成立之初,他偶然找到前德甲凯泽斯劳滕队的助威歌,那强劲的节奏瞬间点燃了灵感。刘江提笔将长江、庐山等九江印记写入歌词,让地域情怀与战斗激情撞出火花。歌曲推出后,迅速成了球迷观赛的“保留曲目”,此番经节目组精心编排,与《胜利》无缝衔接,更显张力。
为了这场演出,表演者们付出了不少努力。国庆假期,别人出游时,歌手和学生们仍在训练场反复打磨动作与唱腔。来自抚州的九江职业大学大三学生张亦红,已在现场看过两场九江队的比赛,“虽然不是本地人,但早就把自己当成‘九江球迷’了”。庐山市第一中学的音乐老师杨杰,则将对家乡的热忱融进每一个音符:“这是我唱过最燃的歌,每一句都藏着对九江队的期待。”
当“OLE OLE”的助威声与歌声交织,穿透九江的夜空,绿茵场上的战歌早已超越表演本身。它是3万球迷的共同呐喊,是创作者的情怀寄托,更是一座城市与一支球队的“胜利约定”。
(九江日报记者 张新红/文 刘家/摄)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