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泥泞小道到康庄大道,改变的是脚下的路,提升的是群众的幸福感。近年来,共青城市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一条条通村达户的农村公路,不仅织密了城乡联动的交通网,更架起了连接百姓幸福与乡村希望的“快车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苏家垱乡青山村在建的苏共线至樟树查家路面改造工程施工现场,一段新浇筑的水泥路面正进行保养,不久后,这里将铺上平整的沥青。这条全长2.172公里的道路,已默默承载了20余年的岁月,曾经路面龟裂、坑洼不平的问题,让沿线600余名村民的出行犯难。“我们这条路是2003年修的,破损严重,很不方便。现在‘白改黑’后,柏油路完工了,大家进出就方便了。”青山村樟树查小组的查代华期盼着新路通车的日子早日到来。
而在泽泉乡关帝庙村十七组,去年年底建成的柏油路早已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这条村里唯一的进出通道,如今像一条平整的黑缎子,穿梭在稻田与村落之间。“柏油马路很好走,我们老人家出去也不打滑,特别好。”胡海兰满脸惬意。
汪河清更是见证了这条路的“三级跳”——从颠簸的石子路,破损的水泥路,再到如今的柏油路。“通往我们村的只有这条路。2008年我们自筹资金,把石子路改成了水泥路,后来时间久了,水泥路也变得坑坑洼洼。去年‘白改黑’后,路平坦了,开车也舒服了。”他感慨道。
村民们的获得感,源于共青城市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久久为功。2019年以来,该市累计投入10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一张“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已然成型。
“我们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先手棋,不仅要‘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让每一条路都成为乡村振兴的富民路、幸福路。”共青城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专职副大队长左振梁说。
(潘成 九江日报记者 孔颖)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