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大集、看巡游、吃长桌宴!国庆带你玩转大中路“非遗大集”!

9月22日 19时 阅读 32015


图片

这个国庆,来大中路就对了!

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与九江非遗中心

联袂打造的 “非遗大集” 重磅来袭!

👇

👇

✅ 非遗临展

10月1日起


 景泰蓝工艺画展陈馆 

图片

景泰蓝工艺画,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因其在明代景泰年间趋于成熟且多以蓝色釉料装饰,故得此名。景泰蓝工艺画是传统金属珐琅技艺与绘画艺术相融合的产物,具备工艺精湛、色泽饱满、格调华美等特点。该画以金属丝和天然彩沙(釉料)为主要材料,核心步骤包括掐丝与点蓝。首先以镀金细丝勾绘轮廓,再以矿物颜料填色,经多道工序加固处理,成品古朴典雅、华丽高档。现代工艺的融入使其表面更加亮泽,且防水防潮、持久不褪,可百年如新,广受海内外好评。2020年,景泰蓝工艺画正式列入第八批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德安铜雕展陈馆 


图片

德安铜雕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唐宋时期,现今主要传承于德安县宝塔工业园区。该技艺以泥稿塑形为基础,通过失蜡法、模具法、熔铸法、锤打法等多种工艺,将造型转化为铜质艺术品。制作过程复杂细腻,涵盖冶炼、雕塑、制模、修蜡、熔铸、打磨、作色等二十余道工序,成品工艺精湛、形态生动。德安铜雕作品类型丰富,涵盖首饰、家居摆件、文房用品、禅茶器具,乃至大型壁画、城市雕塑与摩崖佛窟等,兼具实用功能与艺术价值,广受收藏与欣赏者的喜爱。2020年,德安铜雕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八批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湖口草龙 

图片

     湖口草龙,俗称谷龙,其历史可追溯至隋唐,明清时期尤为兴盛。它以稻草为主要材质,竹木为支架,龙身总节数取单数,常见为9至21节。制作工艺繁复精湛,融合编、插、织、嵌、镶、绕、缠、悬、挂、镂、透等十余种技法。打造一条长28米、直径0.38米的草龙,需耗费约八万根稻草,成品浑然天成,尽显庄重古朴、典雅威严的气韵。湖口草龙发源于长江中下游及鄱阳湖一带水稻种植区,当地民众为祈愿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常于节庆庙会或祭祀仪式中编扎舞动草龙,这一传统融民间信仰、工艺美术与群体健身于一体,兼具娱乐性和仪式感。舞龙时,由金童玉女执灯引导,舞者服饰鲜艳,动作糅合杂技元素,惊险活泼,场面欢腾,极具观赏性,堪称民间舞蹈艺术的鲜活遗产。



✅ 非遗大集

10月1日-8日



【超10+非遗大集】





图片


九江这片土地,不仅山水灵秀,更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次,我们精选多项代表项目,邀您一同感受匠人匠心与传统生活的温度。


🥋 传统武术,刚柔并济

德安徐门拳(市级非遗)

👇

🍲 舌尖非遗,味觉传承

共青板鸭制作技艺(省级非遗)

湖口糟鱼制作技艺(省级非遗)

德安鸿立生姜制作技艺(市级非遗)

都昌手工排粉制作技艺(市级非遗)

共青赤粉制作技艺(市级非遗)

永修云居安乐茶(县级非遗)

👇

🧵 巧手工艺,编织美好

都昌绳结编织技艺(市级非遗)

柴桑李氏二胡制作技艺(市级非遗)

👇

❤️ 传统医药,守护健康

都昌针佑堂天应针灸(市级非遗)

浔阳刘氏三指推拿(区级非遗)

柴桑吴氏痛风茶、丸、贴(市级非遗)

......

这个国庆,不妨放慢脚步走近这些身边的非遗项目品尝、体验、聆听、感受让我们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见证传承,感受匠心一起过一个有温度、有深度的文化假期!!






✅ 九江地道美食展示

10月7日




图片



    九江地道美食展示品类丰富且各具地域特色,涵盖多个县区的经典风味:其中柴桑区有江洲三丝、新合豆条与三杯鸡;浔阳区包含白浇雄鱼头和吴氏酱味三拼;濂溪区的特色是赛阳豆腐与威家老母鸡汤;瑞昌市主推山药松针土鸡煲;湖口县有鄱湖鲜鱼蒸蛋、玉子椒酱鳜鱼两道佳肴;彭泽县以彭泽蒸米粑为代表;德安县的砂锅炖老鸽别具风味;庐山市则有庐山三石与星子八大碗;都昌县的豆参煮鱼头、都昌排粉深受喜爱;武宁县贡献了武宁炖钵和什锦汤;永修县有东坡肉、麻叶粑;共青城市的共青板鸭声名远扬;修水县则以修水哨子展现当地饮食文化。



✅ 非遗长桌宴

10月7日



图片






(来源: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