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修水县人大常委会立足自身职能,紧扣全县发展大局,突出问题导向,通过提前介入调研、严格审查把关、动态跟踪实施等举措,有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编制与实施监督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规划落地见效发挥积极作用。
“‘十四五’规划编制前期,针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我们结合修水经济发展趋势、资源条件及产业基础提出调整建议,确保目标既具挑战性又切实可行,最终被政府规划编制部门采纳,预计今年底可如期完成目标任务。”修水县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春霞表示。
为做好规划编制与实施监督工作,在规划编制前期,修水县人大常委会便主动作为,组织各领域基层人大代表、相关部门及人大专工委负责人开展调研。通过深入乡镇社区、园区企业召开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将更多民智、基层经验融入规划编制过程。
“为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专题听取编制情况并提出建议。自去年起,还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医共体改革、财政资金安全及使用绩效等领域深化调研,为规划编制提供翔实资料。”王春霞与其他调研组成员一道梳理意见建议后,及时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定期召开座谈会就规划方向、重点任务、指标设定等交流共识,确保规划既契合国家战略与地方实际,又充分汇聚民智民意。
如何以人大监督推动规划编制更科学精准?修水县人大常委会将规划编制列入年度监督重点议题,邀请基层人大代表列席专题审议,围绕规划科学性、可行性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通过“代表联络站开放日”、政务网站等渠道拓宽群众意见收集路径。“‘十四五’规划草案审查期间,累计收集群众意见220余条,涉及老旧小区改造、乡村道路和水利设施提升等方面。”修水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胡鹏介绍道。
与此同时,各相关专工委立足监督职能,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维度提出审查意见,且均被规划吸收优化:围绕新高考改革,就高中硬件建设、师资储备提建议;对比环境承载能力数据,对部分指标设置提出调整方向;量化分析经济指标、财政预算后,就部分项目投资规模、建设周期提议优化……
“我们将审查意见梳理分类,对口反馈给政府职能部门和规划编制专班,持续跟踪监督落实情况。比如,审查‘十四五’规划草案后,联合政府部门修改完善10余次;针对群众反映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督促调整规划草案,合理安排新建学校选址与教师资源配置,推动‘十四五’期间全县教育资源均衡化取得显著成效。”修水县人大教科文卫与民宗外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鲁晴说。
做好规划实施监督“后半篇文章”,构建动态跟踪机制是关键。修水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每年听取政府国民经济和计划报告,每半年听取计划执行情况报告,通过组织代表视察、专题调研,实时掌握年度计划完成进度、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及时就阶段目标完成提出建议。2024年,以省人大常委会“三级人大代表调研视察县域经济发展”主题活动为契机,专项监督县工业园区产业发展,针对项目进度慢、产业链配套不完善等问题,督促政府优化审批程序、改善营商环境,加快模具产业专业园区建设。目前,全县模具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正朝着3年营收破百亿目标稳步迈进。
为全面掌握规划实施进展,修水县人大常委会严格执行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先后组织6个调研小组,深入36个乡镇、27个政府部门,对照规划纲要逐项查找差距,督促政府开展全面自查,总结成效的同时梳理问题,明确相关改进举措。针对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问题,建议政府加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针对生态环保短板,提出加强监管执法、推进生态修复等必要举措;对因形势变化需调整规划的,要求政府制定科学调整方案——通过在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专题听取、审议中期评估报告并提出建议,有效推动规划落地。
加强部门协同监督是有力保障。为形成高效监督合力,修水县人大常委会加强与审计、财政、统计等部门协作,结合人大监督的权威性与部门监督的专业性,构建“多方联动”监督模式。其中,通过审计部门审计规划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财政部门跟踪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统计部门监测研判国民经济运行态势,借助各类监督资源为人大评估提供支撑,实现规划实施全过程监督,以扎实有效的人大监督“全矩阵”,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黄南保 九江日报记者 黄梦如)
编辑:实习生陈歆颜
责编:肖文翔
审核:许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