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白衣映初心 赤诚守乡情

8月25日 14时 阅读 32000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基层医务工作者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毅然肩负起健康守门人的重任。

永修县虬津镇中心卫生院的党员医生熊芳,以一个个质朴而动人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讲政治、守医德、树医风、精医术”的深刻内涵,为乡村医疗事业绘就了一幅温暖的画卷。

8月22日,笔者追随熊芳的脚步,走进虬津镇中心卫生院,亲身感受那忙碌、坚守且充满温情的瞬间。

永修县虬津镇地处105和316国道交会处,高速车流带来了巨大的急救挑战。然而,熊芳和她的团队并未退缩。他们选派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深造,邀请专家来院进行带教指导,将急救知识融入日常工作。

如今,虬津镇中心卫生院的院前急救区域准备充分,抢救药品伸手可及,监护设备随时待命。医护人员更是练就了“边奔跑边问诊”的过硬本领,为患者赢得了“黄金十分钟”的生命希望。

该卫生院年接诊量突破71000人次,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他们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于每分每秒。这不仅是速度的比拼,更是党员初心在危急时刻的砥砺。

作为永修县唯一设有血透室的乡镇医院,这里成了49位患者的第二个“家”。过去,患者透析需辗转几十公里,饱受奔波之苦。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治疗,这得益于医护团队的辛勤付出。

医护团队每天清晨7点就到岗,为患者节省时间;为患者配备独立物品柜,解决了他们携带物品的难题;还提供6元的营养午餐,温暖了患者的胃,更温暖了他们的心。熊芳说:“机器是冰冷的,但我们的手必须是温热的。”守医德,就体现在这些细节所传递出的温度与尊严之中。

58名职工、每日270余人次的门诊量、服务2万多居民,这组数字背后是1:345的紧张医护配比,以及人均日行超2万步的辛勤付出。

19支“移动医疗队”深入田间地头,67次进村入户,服务超3000人。他们为83位失能老人上门体检,发放中医体验卡和免费慢病药品。熊芳笑着说,她清楚地记得乡亲们的用药和复查安排。树医风,就是用脚步去丈量民情,用数据去守护生命,成为乡亲们心中的“活地图”。

虬津镇中心卫生院的中医馆里,5位中医师全年365天轮流值班,用中医智慧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面对腰椎疼痛等顽疾,团队打破“千人一方”的传统模式,采用彩超引导神经阻滞术精准治疗,搭配三伏贴和节气养生,使老寒腿发作率直降三成。

从“治已病”到“未病先防”,中医馆深深扎根于乡土。熊芳表示,精医术不仅是开好一张处方,更要读懂乡亲们的期待,在这里,最珍贵的“药材”便是乡土情怀。

作为党员医生,熊芳和她的团队立下誓言,要做这片土地上“不走的乡土”。

讲政治,化作急诊室里明亮的灯光;守医德,融入血透机旁的温暖关怀;树医风,印刻在田埂间坚实的脚印;精医术,舒展了乡亲们幸福的笑颜。诊室虽小,却承载着全镇百姓的健康期盼;力量有限,却紧握“人民至上”的千钧重担。

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永修县虬津镇中心卫生院正以平凡的坚守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

(掌中九江通讯员 龙昌洲 郑文斌)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