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市委十二届十六次全会精神】强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提效 ——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六次全会精神

8月8日 11时 阅读 30409

image.png

九江日报评论员

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筋骨与血脉,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托举九江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铮铮脊梁。九江开展基础设施攻坚行动,是抢抓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机遇的关键举措,这一攻坚行动通过构建立体交通网、升级市政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民生福祉,更将强化九江作为江西门户城市的枢纽地位。今年以来,我市强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昌九高铁(境内)土建施工完成82.3%,通修铜高速(修水段)完成投资28.8亿元,银砂湾码头陆域施工完成90%……一串串跃动的数字、一项项突破的节点,勾勒出一座城市奋力夯实发展根基的壮阔图景。

  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的关键时期,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深入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以“等不起”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再掀基础设施攻坚行动新热潮,进一步提升港口承载能力、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推进重大水利工程,筑牢城市发展根基、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为九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港口是九江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港口承载能力,方能锻造通江达海“桥头堡”。要加速推进上港码头二期、城西港区多用途和滚装码头、湖口银砂湾综合码头等项目建设,打通经济循环的“关节”。要加快瑞昌下巢湖散货码头、彭泽泽诚公用码头、红光港铁路专用线建设,进一步织密沿江港口网络。要让红光国际港集装箱公铁水联运综合枢纽项目建设与危险品集装箱直装直卸作业资质的新突破,推动物流效率与安全等级的“双提升”,激发外向型经济增长新活力。

  交通网络是区域发展的血脉骨架,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方能拉近发展“时空圈”。要扎实推进长九铁路、武咸昌铁路前期工作,打通区域发展“任督二脉”,缩短与核心城市群的经济距离。要有效推进鄱都南高速、南昌至庐山高速、通修铜高速等一批高速公路项目,加速彭东高速、G105北澳线黄梅至共青城段改扩建、瑞昌至武穴过江通道及连接线工程,让一张覆盖更广、速度更快、连接更畅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高效涌动。

  水利是安民兴业的根本保障,推进重大水利工程,方能筑牢安澜兴城“安全阀”。根据今年的枯水形势,要及时开展鄱阳湖重点圩堤整治、湖塘灌区建设等重大水利工程,织就抗旱保供的生命线,筑牢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要强力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服务保障和衍生业态开发工作,推动长江干流江西段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纳入国家“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力促都湖灌区、修河尾闾灌区可研批复,为区域长远的水安全与农业现代化夯基垒台。

  大江奔涌,其势浩荡;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让我们以只争朝夕的拼劲、逢山开路的闯劲、久久为功的韧劲,强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提速提效,以港口吞吐如潮的开放气度,以路网纵横如织的奔涌活力,以江河安澜如砥的坚实根基,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九江篇章提供坚实支撑,开启九江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许钦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