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人才 | 市关工委: 铸魂育人 余热生辉

8月5日 08时 阅读 31377


  九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94年10月,成立30年来,始终坚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凝聚“五老”力量,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走深走实。2010年、2015年、2020年连续三次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筑牢根基 加强理论宣传普及

  市关工委组织“五老”深入青少年中,用青少年熟悉的语言、事例、典型,宣传党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少年、引领青少年。老同志报告团深入各中小学校,加强理论宣传普及,目前,开展理论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活动30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4.5万余人次。

  立德树人 培育“三好青少年”

  “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市关工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实行“三个联动”(即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联动、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联动、关工委与家长、学校、社会团体联动),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以“五创”(即创建报告团、创办教育基地、创编红色教材、创优教育环境、创新教育形式)为抓手,打造传承红色基因永久性工程。目前,全市共建立报告团828个,报告员3290名,每年作报告3000余场,受众30万余人次。

  “万老圆梦” 拓展帮扶帮教内涵

  2015年起,市关工委用心用力用情开展“听党话、跟党走,万老圆梦”活动,反响热烈。实施“五老”关爱工程,动员和组织5万余名“五老”与困境少年儿童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教。

  2017年,依托市慈善总会,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基金,组织全市关工委每年1月开展10元爱心捐款活动。2023年“99公益日”网络募捐共筹集关爱资金230余万元。2024年,市、县两级关工委都建立了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全市多个乡镇、企业成立了关爱基金,参与帮扶帮教活动。

  “协同育人” 优化成长成才环境

  2007年以来,市关工委积极作为,助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联合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单位,共同推进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组织1462名“五老”建立帮教吸毒青少年小组248个;组织1558名“五老”帮教失足青少年787人。

  全市打造了506个“树家风、育新人”教育基地,悬挂家风家训的家庭达17万余户。同时,动员1600名“五老”对网吧和校园周边文化娱乐场所进行不定期的义务监督,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科学上网。

  党建引领 推动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

  以党建带关建,市关工委以“六联”为抓手,不断拓展组织体系,加强阵地建设,注重调研宣传。目前,实现全市中小学校关工委全覆盖,建立民营企业、商会关工委232个,自然村(楼院)关工小组4436个。全市共创办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323个,建立“五老”工作室373个,全市评选了40个优秀“五老”工作室。

  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全市关工委工作调研,深入县乡村和中小学校等地,了解青少年成长成才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向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九江日报记者 陈沽玥)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