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央视《新闻直播间》
7月22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新闻《爱心驿站成为户外劳动者“清凉补给站”》,报道都昌县在炎炎夏日开放爱心驿站,成为快递员、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的“清凉补给站”。
7月22日,央视《新闻直播间》
7月22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新闻《一点现场 江西九江 剧毒银环蛇藏身梳妆台 消防员成功抓捕》,报道一条银环蛇爬进彭泽县一居民家中,消防员成功将其抓捕。
7月23日,《人民日报》18版
7月23日,《人民日报》18版整版专题稿件《我们的美丽城市 我们的宜居家园(产经观察)》,其中以《江西九江市——完整社区,一刻钟满足日常需求》为题,单条报道了浔阳区孙家垅完整社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拓展公共空间,打造15分钟生活圈,让居民生活更加便捷。
内容摘要: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孙家垅社区。陈鹏志/摄
7月24日,央视《新闻直播间》
7月24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新闻《江西 无人机热成像拍摄到野生梅花鹿种群》,报道位于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开展夜间巡护时,无人机搭载的热成像设备在彭泽县黄岭乡拍摄到野生梅花鹿夜间活动的影像。
7月25日,《人民日报》18版
7月25日,《人民日报》18版整版专栏稿件《听脱贫户讲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故事 脱贫稳稳的 兜底牢牢的》,其中以《江西省修水县汤桥村易地搬迁脱贫户林英华 搬出深山窝 乐享新生活》为题,单条报道了修水县汤桥村易地搬迁脱贫户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新生活。
内容摘要:
江西省修水县汤桥村易地搬迁脱贫户林英华
搬出深山窝 乐享新生活
人民日报记者 杨颜菲
江西省修水县汤桥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王江明/摄
“防火安全,人人有责……”临近中午,一辆“大喇叭”宣传车里传来循环播放的防火提示,声音越来越近。“这是林英华回来了,他是村里的大忙人。”江西省修水县黄沙镇汤桥村党支部书记佐赣锋笑着说。
汤桥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脱贫户林英华的家,干净整洁,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我是村里的生态护林员,还种了10多亩稻田,日子过得踏实。”
8年前,林英华还和父母住在深山土坯房,每年靠种几亩薄田、卖柴火、打零工等勉强维持生计。2017年,包括他在内的53户村民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了新房。
搬出来面对新环境,开启新生活,如何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佐赣锋说,村里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走村入户,与搬迁群众交朋友、拉家常,深入了解大家的所思、所盼,解决大家的急难愁盼。
一张桌子、十几条板凳,大家围坐一堂,群众说事、干部解题的“板凳会”,实实在在解决大伙儿的烦心事。林英华说,学校门口车辆乱停乱放严重,“板凳会”上提出来后,很快村里就施划了停车位。通过“板凳会”,村里先后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改造了自来水管网、增设了电瓶车充电棚……
安置小区里的居民,来自20多个不同的村组,如何和谐共处?“建立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文明公约,成立红白理事会、议事协商会,安置点上很多事,都由村民集体商议决定。”汤桥村乡风文明理事会理事长龚三忠介绍,村里每年还会评选“好公婆”“好儿媳”“勤劳之星”等,让文明乡风滋润乡亲们的心田。
“环境美、民风淳,家门口就能就医、上学、就业,这搬出来后的日子,舒坦!”林英华感慨。
7月25日,《光明日报》1版
7月25日,《光明日报》1版稿件《乘势而上 “新”潮涌动——从“半年报”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报道了共青城市传统服装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蝶变,AI设计、产业大脑、选品批发等功能,让定制化服务成为现实。
内容摘要:
在江西共青城市,传统服装制造业正经历一场数字化蝶变。走进一家服饰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5条吊挂生产线流畅运转,135个工位通过系统自动分配任务。
“之前采用老设备,一个组做8000单需要一个多月,现在只要20天左右。”公司生产负责人余稳感慨。
“过去是等客上门,现在是直播带货。”共青城羽绒服装产业发展中心内,主播李娜正对着镜头展示一款国风羽绒服。AI设计、产业大脑、选品批发等功能,让定制化服务成为现实。通过定制推出的国潮系列新品,单季线上销售额突破百万元。
7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2版
7月25日《光明日报》1版
九江持续推进城市防洪、内涝治理、给水排水工作。
7月25日,央视《新闻直播间》
7月25日,央视《朝闻天下》
7月25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新闻《中国成为全世界“国际湿地城市”最多的国家 我国国际湿地城市增至22个 居全球第一》和《朝闻天下》栏目播出新闻《我国国际湿地城市增至22个 居全球第一》,报道在《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我国有9个城市获得第三批“国际湿地城市” 认证,九江作为江西唯一入选的城市成功上榜。九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飞线路上的重要节点,世界文明的珍禽王国和候鸟天堂。
7月25日,央广《新闻和报纸摘要》
7月25日,央广《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播出新闻《7月25日 国内简讯》,其中报道在津巴布韦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我国有9个城市获得第三批“国际湿地城市” 认证,九江作为江西唯一入选的城市成功上榜。
7月26日,央广《新闻纵横》
7月26日,央广《新闻纵横》栏目播出新闻,其中报道在《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我国有9个城市获得第三批“国际湿地城市” 认证,九江作为江西唯一入选的城市成功上榜。其中有九江市林业局副局长邹细阳同期声。
7月25日,央视《新闻直播间》
7月25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新闻《大美中国 江西九江 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更新 打造宜居空间》,报道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九江市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同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街区有机结合,打造崭新空间。
7月27日,央视《新闻直播间》
7月27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新闻《大美中国 江西彭泽 鲜嫩莲蓬迎丰收 盛夏荷香采莲忙》,报道在彭泽县太平关乡,鲜嫩的莲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丰收采摘季,当地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因地制宜推广种植经济作物,助力乡村振兴。
7月28日,《新华每日电讯》4版
7月28日,《新华每日电讯》4版稿件《从“能办”到“好办”“快办” 江西聚焦企业需求持续推动“一件事”落地生效》,单条报道了瑞昌市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提供“网上办,掌上办,专人办,跟踪办”服务,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同时,打破传统政务服务模式,将服务“窗口”前移至企业“门口”,通过“上门服务+现场审批”,实现“一次不跑”。
从“能办”到“好办”“快办”
江西聚焦企业需求持续推动“一件事”落地生效
两年前,江西图治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哲很难想到,曾经要跑七八趟才能办好的企业迁入业务,现在只用跑一趟就办好了。
江西图治是一家企业管理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公司,因为办理业务需要,余哲隔三岔五就会光顾江西省瑞昌市行政审批局。记者见到余哲时,他刚给一位山东客户办完企业迁入业务,正坐在行政审批局企业服务中心的沙发上发消息告诉对方。
“前两年办业务不光需要到不同的部门去填表、交材料,有时还要到外地取回材料再来办理,跑个七八趟才办好是常有的事。”余哲说,自从有了“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只要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跑一趟就能办好。
为解决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来回跑、流程繁琐、办理时间长等问题,2024年,江西省全面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以体制机制“减法”,做好政务服务“加法”,推动政府履职更加协同高效,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验。
走进瑞昌市行政审批局企业服务中心,企业开办区、增值服务区、工程审批区……6类业务区分布其中,各区域有专人提供政策指导和帮办代办服务。在此基础上,还设置有一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覆盖49个“一件事”场景,提供“网上办,掌上办,专人办,跟踪办”服务,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对这样的转变,瑞昌一家药店负责人邵玉珍感受颇深。“两年前我到这里办理业务,整栋楼上上下下跑,依然‘找不着北’,要四处询问好几个人才能办好。”邵玉珍说,现在所有的业务都集中在三楼企业服务中心,而且每个柜台提供的服务都有清晰的标识指引,“这次只用了半小时就办好了同样的业务”。
除了企业“最多跑一次”,瑞昌还打破传统政务服务模式,将服务“窗口”前移至企业“门口”,通过“上门服务+现场审批”,实现“一次不跑”。
不久前,瑞昌铭远家庭农场因经营调整需办理法人变更,且需同步变更食品经营许可证,这件事可愁坏了农场负责人陈先生,“我只擅长搞农业,对材料填写、电脑操作这些东西一点都不懂”。
了解清楚情况后,当地很快组建了由企业开办、食品审批等多个窗口人员组成的“流动服务专班”,提前定制包含双证变更的“个性化服务清单”,携带电子签章设备、便携电脑等“移动审批包”前往农场,变“企业跑窗口”为“窗口跑企业”,将原本需要耗时3个工作日的流程压缩至3小时内办结。
“我们将持续拓展‘上门服务+现场审批’模式,重点覆盖农业合作社、园区企业等经营主体,以‘窗口到门口’的服务模式为支点,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升级。”瑞昌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徐旭说。
不只是瑞昌一地,在江西,通过流程再造、部门高效协同、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等,实现了“一件事”全省统一办理标准和模式。
目前,江西49个“一件事”已全部上线运行,平均办理时间从34个工作日压减为11个工作日,办理环节从10个压减为2个,跑动次数从5次压减为最多跑1次。49个“一件事”中,涉及企业的有22个,涉企“一件事”全流程网办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陈柱佐)新华社南昌7月27日电
7月28日,央视《新闻直播间》
7月28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新闻《大美中国 江西都昌 荷田采摘季 莲子丰收时》,报道在都昌县,荷花与莲蓬相互依衬,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卷,当地村民忙着采摘成熟的莲蓬。
(来源:九江e媒)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