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怀孕期间首次发现或确诊的糖尿病,通常在孕24-28周筛查时发现的。虽然大多数宝妈们在分娩后血糖会恢复正常,但若不加以控制,可能对宝妈和宝宝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对未来患2型糖尿病风险也会增加。
为什么发生?
①主要原因
胎盘分泌的激素(如雌激素、孕酮)导致身体对胰岛素抵抗(胰岛素降糖效果变差)。
②自身因素
如果孕妇的胰岛细胞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克服这种抵抗,血糖就会升高。
③高危人群
✔ 超重或肥胖(孕前BMI高);
✔ 有糖尿病家族史(尤其一级亲属);
✔ 高龄孕妇(≥35岁);
✔ 之前怀过巨大儿(出生体重≥4kg)或有GDM史;
✔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危害有多大?
1.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风险增加。
2.难产、剖宫产风险增加(尤其宝宝过大时)。
3.未来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升高。
4.孕期感染风险增加(如泌尿系感染)。
1.巨大儿(出生体重≥4kg),增加分娩难度和产伤风险。
2.新生儿低血糖(脱离母体高血糖环境后,自身胰岛素仍高)。
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风险增加。
4.早产风险增加。
5.黄疸风险可能增加。
6.远期风险,童年或成年后肥胖、患2型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
如何发现?——筛查与诊断
1
筛查时间:孕24-28周是常规筛查时间(高危人群可能提前)。
2
金标准检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3
怎么做:空腹8-12小时 ➔ 抽空腹血 ➔ 喝75克葡萄糖水 ➔ 喝糖水后1小时、2小时分别抽血。
诊断标准(任一值超标即诊断GDM)
目标:将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保障母婴健康。
生完孩子后要注意什么?
产后复查:分娩后6-12周,务必做OGTT检查,重新评估血糖是否恢复正常。
长期关注:
1.即使产后血糖正常,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2.坚持健康生活方式(饮食+运动+控制体重)是预防的关键。
3.建议至少每1-3年检查一次血糖。
你的积极行动,是对自己和宝宝最有力的保护!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杨春霞